回避/限制性摄食障碍

精神科 精神障碍 疾病 进食与喂养障碍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huí bì / xiàn zhì xìng shè shí zhàng ài

2 概述

回避/限制性摄食障碍以回避食物或进食量减少为行为特征,常见于婴幼儿儿童和青少年,会造成有临床意义的营养不良或/和发育停滞,其患病率占进食障碍的 13.8%[1]。其病因和发病机制未明,主要观点为与亲子关系问题有关,认为父母不恰当的喂养方式和回应方式是问题的来源[1]。在青少年和成年病例中常观察到起病与情绪困扰有关[1]

3 临床特征

患者的临床表现为进食或喂食困难。心理行为上可表现出对食物缺乏兴趣,或厌恶某些食物特征,在进食或喂食的过程中焦虑不安。生理上出现摄食不足造成的营养不良体重减轻或/和发育减慢甚至停滞,甚至需要依赖肠内喂养或口服营养补充剂。随着症状进展,患者的社会心理功能可能明显受损,例如无法适应幼儿园、学校生活。[1]

4 诊断

诊断回避/限制性摄食障碍时除上述典型的临床表现外,应注意排除食物缺乏或文化相关的食物限制造成的现象。如果症状出现在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食的病程中,或者患者逐渐表现出对自己体重或体形的体验障碍,则不能诊断本病。[1]

5 鉴别诊断

主要需与神经性厌食鉴别,主要鉴别点在于本病从发病伊始就找不到患者任何与体重体形相关的顾虑。另外,因食欲不振可存在于很多躯体疾病和精神障碍,也应注意鉴别和排除。如同时符合回避/限制性摄食障碍的诊断标准,可与其他疾病做出共病诊断。[1]

6 治疗

目前主要的干预手段是行为干预和基于家庭的治疗,参见神经性厌食的治疗,同时对症处理,改善营养状况[1]。多数患者随年龄增长症状逐渐消失,但部分患者会发展为神经性厌食或其他进食障碍,故应注意随访,及时给予对应的治疗[1]

6.1 治疗原则

神经性厌食的治疗原则包括[1]

①尽早确诊,尽早开始营养重建

②重视内科的监测评估,确保患者的躯体安全;

③本病尚无针对性的治疗药物,但神经性厌食共病率高,共病心境障碍焦虑障碍、强迫障碍、孤独谱系障碍等会严重妨碍神经性厌食的治疗,故应重视共病的识别和治疗,可针对妨碍治疗的情绪困扰、行为问题给予对症药物治疗;

④为患者及整个家庭提供全面的心理教育,建立治疗联盟,提供系统心理行为干预,实现全病程管理。

治疗方式有门诊治疗和住院治疗,住院治疗适用于以下患者[1]

①躯体情况差,需要紧急医学干预的患者,即评估存在躯体高风险或再喂养风险患者均建议住院治疗;

②治疗依从性差,门诊疗效不佳的患者

③出现自伤自杀等危及生命安全的情况。

6.2 常用治疗模块

6.2.1 营养重建

目标为充分恢复正常体重。根据患者营养不良的严重程度按照提供不同级别的营养重建方案,初期帮助患者躯体风险稳定下来的能量摄入目标为 1500 kcal/d,极重度营养不良患者起始能量摄入可能在 800~1000 kcal/d;帮助患者稳步恢复体重能量摄入目标为 2500~3500 kcal/d,通常以每 2~3 天增加 200~300kcal 的速度增加;维持健康体重能量摄入目标为 1800~2300kcal/d,是在患者体重恢复正常后逐步递减下来。[1]

6.3 躯体治疗

严密监测躯体合并症和再喂养综合征的出现,对症处理避免危险。对高危患者监测血钾、血磷浓度是必要的,通常以减慢再喂养速度来防止再喂养风险的出现,严重时对症补钾补磷治疗。[1]

6.3.1 精神药物治疗

用于共病的处理和出现严重干扰治疗进展的精神症状时的对症处理,常见用药包括抗焦虑药抗抑郁药心境稳定剂和小剂量抗精神病药。用药需慎重考虑安全性[1]

6.3.2 心理行为干预

青少年患者以家庭干预-基于家庭的治疗(family-based treatment, FBT)效果最佳;成人中常用的包括认知行为治疗焦点精神动力学治疗等,但尚无循证证据说明哪种疗法更有效。以上心理干预方法均把恢复体重作为基本目标之一。FBT 治疗一共包括 20 次的家庭会谈,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通过调动和增进父母的影响力,让父母暂时承担起照顾孩子饮食和恢复体重的责任;第二阶段在孩子恢复体重后逐渐归还对饮食的掌控权;第三阶段处理青少年阶段的普遍议题,如独立分离[1]

7 参考资料

  1. ^ [1]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精神障碍诊疗规范(2020 年版)[Z].2020-11-23.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