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隔疝

疾病 呼吸内科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zòng gé shàn

2 英文参考

hernia of mediastinum

3 疾病代码

ICD:J98.5

4 疾病分类

呼吸内科

5 疾病概述

纵隔疝(hernia of mediastinum)是指一侧肺脏的部分组织通过纵隔突入到另一侧胸腔,它与纵隔移位不同,后者系整个纵隔连同其内容物向对侧移位,但二者在临床上较难鉴别,且常可并存。临床表现主要为原发疾病的症状与体征如发生强力气胸者表现为严重的呼吸困难循环紊乱,因纵隔疝与纵隔移位并存,故体检时可见气管移位,心界移位,心尖搏动点移位等体征。

6 疾病描述

纵隔疝(hernia of mediastinum)是指一侧肺脏的部分组织通过纵隔突入到另一侧胸腔,它与纵隔移位不同,后者系整个纵隔连同其内容物向对侧移位,但二者在临床上较难鉴别,且常可并存。纵隔在解剖学上有3 个较薄弱的区域:

1.前上纵隔,位于第1~4 肋软骨水平,前方为胸骨,后方为大血管,下方以心脏为界。

2.后上纵隔,位于主动脉和奇静脉之上第3~5 胸椎水平,前方为食管气管和大血管,后方为脊椎

3.后下纵隔,位于主动脉弓、奇静脉和第5 胸椎之下,前方为大血管心脏,后方为降主动脉脊椎纵隔疝发生于前上纵隔结构薄弱区,而发生于后上纵隔或后下纵隔者较少见。

7 症状体征

纵隔疝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原发疾病的症状与体征如发生强力气胸者表现为严重的呼吸困难循环紊乱,因纵隔疝与纵隔移位并存,故体检时可见气管移位,心界移位,心尖搏动点移位等体征。

8 疾病病因

常见者如一侧肺大泡张力性气胸、局限性阻塞性肺气肿胸腔积液、肺囊肿肿瘤等;或一侧肺不张、一侧全肺切除术后。也有因一侧胸腔病变产生瘢痕收缩而将健侧胸腔部分肺脏经纵隔结构薄弱区域牵拉进入患侧胸腔的,如见于肺结核纤维化、慢性胸膜瘢痕收缩等。

9 病理生理

纵隔疝产生的原因为两侧胸腔的内压不均等,导致压力较高一侧胸腔内部分肺脏经纵隔结构薄弱区突入压力较低的一侧胸腔内,以恢复两侧胸膜腔内压平衡

10 诊断检查

诊断:纵隔疝的诊断主要依赖胸部X 线检查。后前位胸片和纵隔肺门常规断层片可见局部透亮区域超过气管轴线,是肺组织疝入对侧胸腔的征象,疝入对侧的肺组织内很少见肺纹理。胸部CT 可以清晰地显示纵隔疝的部位和范围,对于确诊价值很大。此外,胸部X 线检查多有助于明确导致纵隔疝的原发疾病的诊断。

实验室检查:血象正常。

其他辅助检查:后前位胸片和纵隔肺门常规断层片可见局部透亮区域超过气管轴线,是肺组织疝入对侧胸腔的征象,疝入对侧的肺组织内很少见肺纹理。胸部的CT 检查胸部CT 可以清晰地显示纵隔疝的部位和范围。

11 鉴别诊断

多为原发疾病的鉴别如肺不发育或肺发育不全需与由肺炎所引起的肺不张相鉴别。

12 治疗方案

纵隔疝的治疗原则为处理原发疾病,对于纵隔疝本身并无特殊的针对性治疗方法

13 并发症

当纵隔移位时导致大血管扭曲。

14 预后及预防

预后:治疗原发病,肿瘤手术后一般预后良好。

预防:目前尚无资料。

15 流行病学

目前尚无资料。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治疗纵隔疝的穴位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纵隔疝相关中成药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纵隔疝相关药物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