囟填陷

中医病证名 中医诊断学 中医学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xìn tián xiàn

2 概述

囟填陷为病证名[1]囟填囟陷的合称[1]。《普济方》卷三百六十三:“囟肿为热,以黄柏膏足心涌泉穴;陷则为冷,以半夏手心妙。”

3 囟填

囟填囟门突出,隆起如堆的病证[1]。多见于发热惊厥的患儿,亦有由寒凝气滞而致者[1]。《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八:“小儿囟填,由乳食不时,饥饱不节,或热或寒,乘于脾胃,致脏腑不调,其气上冲所为也。”因热上冲者,宜疏风清热解毒,用大连翘饮;因于寒凝者,宜温中散寒,用理中汤加减[1]

4 囟陷

囟陷囟门下陷的病证[2]。小儿在六个月内,前囟门微陷,不作病理状态[2]。如在慢惊、久泻之后,囟门显著下陷,甚至如坑的,则为囟陷[2]。《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八:“脏腑气血虚弱,不能上充脑髓,故囟陷也。”或因胎禀不足,或因泻痢,或小便频数,加之病久伤阴,或过服寒凉损伤脾胃之阳,故令囟门下陷,并见面色萎黄神疲气短,食少便溏四肢不温,脉沉缓无力,指纹淡滞等[2]。如枕部同时下陷的,尤为严重[2]。治宜培元补肾,用固真汤(《医宗金鉴》:人参白术肉桂茯苓山药黄芪甘草附子、姜、枣);中气下陷者,用补中益气汤[2]

5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73.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72.
编辑:fengchuile、banlang 审核:sun

治疗囟填陷的方剂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