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杨柳

祛风除湿 中药材 解毒 中医学 中药中毒 中药学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shān yáng liǔ

2 英文参考

thinspike willow bark[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中医大辞典》·山杨柳

山杨柳中药名,出自《昆明民间常用草药》。为《昆明民间常用草药》记载的黑骨头之别名[1]

3.1 别名

滇杠柳、铁散沙、山杨柳柳叶夹、黑龙骨[2]

3.2 来源及产地

萝藦科植物西南杠柳Periploca forrestii Schltr.的根或全株。分布西藏、云南、贵州、广西[2]

3.3 性味

苦,凉,有小毒[2]

3.4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活血调经,消炎解毒[2]

1.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闭经月经不调,疮毒,乳腺炎,咽喉炎,口腔炎。煎服:3~6g[2]

2.捣敷治骨折[2]

3.5 使用注意

内服一日量不宜超过9g,过量可出现抽搐,甚至死亡。孕妇及肝炎、消化溃疡患者均忌服[2]

3.6 化学成分

树皮含滇杠柳素(Forrestin)[2]

3.7 药理作用

滇杠柳粗苷具有强心作用,其特点类似毒毛旋花子苷G而毒性较低[2]

4 《*辞典》·山杨柳

4.1 出处

《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4.2 拼音名

Shān Yánɡ Liǔ

4.3 别名

黑杨柳

4.4 来源

杨柳科植物山杨柳的树皮。全年可采,切片晒干

4.5 形态

小乔木,高3米余。枝圆形,被有白色绒毛,幼枝及叶柄尤为浓密。单叶互生;矩状椭圆形,长21~27毫米,宽9~14毫米,先端钝或微尖,基部阔楔形,全缘,两面均被白毛;叶柄短。花单性异株;排成葇荑花序;每一花生于一苞片的腋内;花白色,有毛绒;无花被;雄蕊1~2或更多。蒴果卵形,长约3毫米,熟后2裂,裂瓣反曲。种子3~5枚,棕黑色,密被白色长绵毛。

4.6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灌丛中,尤以阳坡为多。

4.7 性味

苦涩,凉。

4.8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治大疮大毒

4.9 用法用量

水煎外洗。

4.10 摘录

《*辞典》

5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2.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27.
编辑:fengchuile、banlang 审核:sun

用到中药山杨柳的方剂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用到中药山杨柳的中成药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