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回药物院

古代回医机构名 回族医学

目录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huí huí yào wù yuàn

2 注解

回回药物院为元代医药机构名称[1]回回药物院广惠司的职能相同[2]。元代设置的回回医药专门机构中,除广惠司外,还有隶属于广惠司大都上都两个回回药物院回回药物院“秩从五品,掌回回药事。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始置,至治二年(公元1322年)拨隶广惠司。定置达鲁花赤一员、大使二员、副使一员。”回回药物院主要负责收集、贮藏、加工回回药物,并配合广惠司发放救济药物广惠司为元代医疗机构名称[2]。《元史·仁宗本纪》载:“广惠司,秩正三品,掌修制御用回回药物及和剂,以疗诸宿卫士及在京孤寒者。”广惠司是一种阿拉伯式医院[2]。公元1253~1259年,蒙古族军队占领“波斯”一带后,在城防军中,有许多阿拉伯卫士,他们惯于接受阿拉伯治疗方法[2]。因此,于1270年(至元七年)设立广惠司,聘用阿拉伯医生,配制回回药物[2]。到1290年(至元二十七年),又在大都(北京)和上都(多伦)各设回回药物院,其职能同于广惠司[2]广惠司回回药物院的建立,促进了我国与阿拉伯医药理论和治疗经验的交流,丰富了我国医药学的内容[2]

3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14.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34.
编辑:fengchuile、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