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姑

食材 中药材 中医学 食疗 中药学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cí gū

2 注解

Arrowhead慈姑,属泽泻科植物慈姑的球茎,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叶子像箭头,开白花。地下有球茎,黄白色或青白色。李时珍说:“慈姑一根岁产十二子,如慈姑之乳诸手,故以名之。燕尾,其时之象燕尾分叉,故有此名也。”

3 慈姑的别名

茨菰、乌芋、白地果、茨菇、燕尾菇

4 慈姑营养价值

慈姑含有秋水仙碱等多种生物碱,有防癌抗癌肿、解毒消痈作用,常用来防治肿瘤中医认为,慈姑主解百毒,能解毒消肿利尿,用来治疗各种无名肿毒毒蛇咬伤慈姑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具有一定的强心作用,同时慈姑所含的水分及其他有效成分,具有清肺散热、润肺止咳作用

5 慈姑适合的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适宜咳嗽痰中带血、贫血营养不良性水肿脚气病神经患者多食。

2. 孕妇,便秘者不宜多吃。

6 慈姑食疗功效

慈姑球茎味甘、涩、性微寒,入肺、心经

具有敛肺,止咳止血的功效;

主治痰核瘰疬肿块疮疖、肺热咳嗽喘促气憋、心悸心慌水肿小便不利等病症。

7 慈姑的食用建议

慈菇不宜多食,多食则发肠风痔漏崩中带下,使人干呕、损牙齿、失颜色、皮肉干燥等。

8 《*辞典》:慈姑

8.1 出处

《纲目》

8.2 拼音名

Cí Gū

8.3 别名

茨菇(《药性论》),白地栗(《本草图经》),慈菇(《滇南本草》)。

8.4 来源

泽泻科植物慈姑的球茎。

8.5 形态

慈姑,又名:藉姑、水萍(《别录》),槎牙(《唐本草》),燕尾草(《日华子本草》),河凫茨,剪刀草(《本草图经》),水慈菰、剪搭草(《救荒本草》)。

多年生水生草本,有纤匐枝,枝端膨大而成球茎,翌春即由此而生新植株。叶变化极大,沉水的狭带形,浮水的常为卵形或近戟形,突出水面的戟形,长5~20厘米,阔或狭,先端钝或短尖,基部裂片多少向两侧开展;叶柄长20~40厘米,三棱形。花茎长15~45厘米,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有花3~5轮,每轮有花3~5朵,下轮的为雌花,上轮的为雄花而有较细长的柄;苞片短,短尖或钝;花径约1.8厘米;萼片3,卵形,钝;花瓣3,白色,基部常紫色,近圆形;雄蕊多数;心皮多数,聚集于花托上。瘦果斜倒卵形,先端短锐尖。花期夏、秋。

8.6 生境分布

生沼泽中。各地均有分布

8.7 化学成份

维生素B胰蛋白酶抑制物。

8.8 性味

《纲目》:"苦甘,微寒,无毒。"

8.9 归经

①《本草再新》:"入心、肝、肺三经。"

②《本草撮要》:"入足太阴厥阴经。"

8.10 功能主治

行血通淋。治产后血闷,胎衣不下淋病咳嗽痰血

①《千金方》:"下石淋。"

②《唐本草》:"主百毒,产后血闷,攻心欲死,产难衣不出,捣汁服一升。"

③《滇南本草》:"厚肠胃,止咳嗽,痰中带血或咳血。"

④《岭南采药录》:"以盐渍之,治癫犬咬伤,并治牛程(即石硬)。"

8.11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煮食或捣汁。外用:捣敷。

8.12 附方

①治淋浊慈姑根块六两,加水适量煎服。(《福建民间草药》)

②治肺虚咳血:生慈姑数枚。去皮捣烂,蜂蜜米泔同拌匀,饭上蒸熟,热服效。(《滇南本草》)

8.13 摘录

《*辞典》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用到中药慈姑的方剂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用到中药慈姑的中成药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