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济丸

中成药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miào jì wán

2 妙济丸药典标准

2.1 品名

妙济丸

Miaoji Wan

2.2 处方

木耳醋制)300g、当归32g、酒白芍10g、川芎12g、木瓜16g、盐杜仲20g、续断32g、川牛膝酒蒸)32g、苍术32g、盐小茴香8g、木香6g、丁香6g、母丁香6g、乳香(制)8g、茯苓50g、土茯苓32g、龟甲(制)50g

2.3 制法

以上十七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200g和酥油(加热熔化后滤过)16.6g制成大蜜丸,即得。

2.4 性状

本品为黑褐色的大蜜丸;气特异,味微甜而后苦、辛。

2.5 鉴别

(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不规则分枝状团块无色,遇水合氯醛试液溶化;菌丝无色或淡棕色,直径4~6μm(茯苓)。草酸钙针晶束长40~144μm,直径5μm(土茯苓)。草酸钙针晶细小,长10~32μm,不规则地充塞于薄壁细胞中(苍术)。草酸簇晶直径18~32μm,存在于薄壁细胞中,常排列成行,或一个细胞中含有数个簇晶(酒白芍)。草酸簇晶细小,直径7~11μm,存在于薄壁细胞中,常排列成行(川芎)。草酸钙砂晶存在于薄壁细胞中(川牛膝)。橡胶丝呈条状或扭曲成团,表面显颗粒性(盐杜仲)。不规则块片灰黄色,表面有微细纹理或孔隙(龟甲)。子实体碎片淡灰棕色至棕褐色,菌丝错综交织(黑木耳)。

(2)取本品4丸,剪碎,加硅藻土10g,研匀,加乙醚8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挥干,残渣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当归照药材、川芎照药材各1g,分别加乙醚20ml,同法制成对照药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己烷乙酸乙酯(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3)取丁香酚对照品,加乙醚制成每1ml含16μl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鉴别](2)项下的供试品溶液及上述对照品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2%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2.6 检查

2.6.1 水分

水分测定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Ⅸ H第二法)测定,不得过15.0%。

2.6.2 其他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Ⅰ A)。

2.7 功能与主治

补益肝肾,祛湿通络,活血止痛。用于肝肾不足、风湿瘀阻所致的痹病,症见骨节疼痛腰膝酸软、肢体麻木拘挛

2.8 用法与用量

黄酒送服。一次1—2丸,一日2次。

2.9 规格

每丸重6g

2.10 贮藏

密封

2.11 版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3 妙济丸介绍

3.1 药品类型

中药

3.2 药品名称

妙济丸

3.3 药品汉语拼音

3.4 药品英文名称

3.5 成份

3.6 性状

3.7 作用类别

3.8 适应症/功能主治

补益肝肾,祛湿通络,活血止痛。用于肝肾不足、风湿瘀阻所致的痹病,症见骨节疼痛腰膝酸软、肢体麻木拘挛

3.9 规格

每丸重6克

3.10 用法用量

黄酒送服。一次1~2丸,一日2次。

3.11 禁忌

3.12 不良反应

3.13 注意事项

1.忌生冷食物,避风寒

2.感冒发热病人不宜服用。

3.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服药7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6.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7.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8.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9.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0.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3.14 药物相互作用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3.15 药理作用

3.16 备注

请仔细阅读介绍并按说明使用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编辑:wangyuan、banlang 审核:sun

妙济丸相关药品说明书范本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