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疮·寒凝化热证

中医证名 冻疮 中医学 外伤性疾病与周围血管疾病 中医外科学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dòng chuāng ·hán níng huà rè zhèng

2 英文参考

chilblain with pattern of cold congelation transforming into heat[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3 定义

冻疮·寒凝化热证(chilblain with pattern of cold congelation transforming into heat)是指寒凝化热,以冻伤后局部坏死,疮面溃烂流脓,四周红肿色暗,疼痛加重,伴发热口干舌质红,舌苔黄,脉数为常见症的冻疮证候[1]

4 症状

冻疮·寒凝化热证患者患处暗红肿胀,甚则灼茹腐溃,脓水淋漓;恶寒发热口干舌红,苔黄,脉弦数。

5 辨证分析

寒邪入侵,气血瘀滞,日久化热,复感外邪,邪正相争则恶寒发热;热伤津液则口干;热胜肉腐则红肿腐溃,脓水淋漓;舌红苔黄、脉弦数为邪热内盛之象。

7 方药治疗

冻疮·寒凝化热证可用四妙勇安汤黄芪地丁、公英等治疗。痛甚者,加延胡索乳香没药等。

8 关于冻疮

冻疮(chilblain[2])为病证名[3]。见《丹溪心法》。又名冻风冻瘃[3]。是指暴露部位遭受寒邪侵袭,出现肿硬暗红发凉、瘙痒疼痛,甚至皮肤紫暗,溃烂为主要表现的疾病[3]。是长期暴露于寒冷环境中而引起的局限性红斑炎症性皮损伤。局部性冻伤者病情较轻,以局部肿胀、麻木、痛痒、青紫,或起水疱,甚则破溃成疮为主症;全身性冻伤者病情较重,以体温下降,四肢僵硬,甚则阳气亡绝而死亡为主要持征。

冻疮为冬季常见病,患者多具有冻疮素质。至春季转暖后自愈,但转年冬季易复发。

冻疮相当于西医的冻伤[3]

详见冻疮条。

9 参考资料

  1.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2.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14.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治疗冻疮·寒凝化热证的方剂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治疗冻疮·寒凝化热证的中成药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冻疮·寒凝化热证相关药物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