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法补泻

针灸学 灸法 中医学

目录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jiǔ fǎ bǔ xiè

2 注解

灸法补泻记载于《黄帝内经灵枢·背输》:“气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以火补者,毋吹其火;以火泻者,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艾灸补法艾炷点燃后,不吹其火,待其自灭;艾灸泻法,医者用口吹旺艾火,便其速燃,待病人感觉皮肤灼烫,随即加上艾炷再灸,要使艾火很快熄灭,不伤皮肤杨上善在《黄帝内经太素》中解释艾灸补泻时说:“火烧其处正气聚,故曰补也;吹令热入,以攻其病,故曰泻也。”[1]

3 参考资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86.
编辑:fengchuile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