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社会性延缓

心理学与精神病学

目录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xīn lǐ shè huì xìng yán huǎn

2 英文参考

psychosocial moratorium

3 注解

心理社会性延缓这一概念最早是由E.H.埃里克森提出来的。“延缓”原为经济学用语,指经济危机时,采取延缓一定时期支付债务,以回避危机的措施。埃里克森引申其含义用以说明有些青年达到成年期以后,缺乏社会义务感,迟迟不愿承担成年人的社会责任。在发达国家中,近年来出现一些被称为患有“毕业恐怖症”的青年,他们无意完成大学的学业,不愿选择固定的职业,也不认真研究适应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知识,而热衷于旅游等以享乐为中心的自由生活。他们的理想不是做社会的创造者或继承者,而是要当社会的“评论者”。他们批评、指责社会,但却不积极参加社会的变革活动,甚至不愿努力学习

青年中的心理社会性延缓现象的出现和现代社会的发展有密切的联系。由于现代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物质生活极为优厚,为青年一代创造了延长学习时间的可能性。另外,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国际信息传递较快,青年一代有可能对社会问题进行横向比较,引起了社会价值观的多样化。再者,中产阶级以上的家庭为青年一代创造了较好的消费条件,却很少向他们提出承担家庭义务的要求。以上这些社会的、文化的和家庭的条件减轻了一些青年的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这是造成心理社会性延缓的客观原因。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