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监测指标体系(试行)

医疗机构管理 通告公告 法规文件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基本信息

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监测指标体系(试行)》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医保局办公室、国家中医药局办公室于2020年8月31日《关于印发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评判标准和监测指标体系(试行)的通知》(国卫办基层发〔2020〕12号)印发。

2 发布通知

关于印发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评判标准和监测指标体系(试行)的通知

国卫办基层发〔2020〕1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医疗保障局、中医药管理局:

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发〔2020〕5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7〕32号)和《国家卫生健康委 国家中医药局关于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通知》(国卫基层函〔2019〕121号)等文件要求,为进一步提升县域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引导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以下简称县域医共体)健康发展,现印发县域医共体建设评判标准和监测指标体系(试行)。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2.1 一、工作目标

聚焦县域医共体建设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定期监测各地县域医共体建设的进展和成效,进一步提升县域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增强人民群众就医可及性,着力构建目标明确、权责清晰、分工协作的新型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2.2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政府主导。强化政府办医责任,切实维护和保障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的公益性。坚持政府主导、资源下沉、群众受益,强化医防融合,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逐步形成服务、责任、利益、管理的共同体,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方便、经济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

(二)加强资源整合。深化综合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持续完善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整合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人、财、物、信息等优化重组、集约使用,充分调动和发挥县域医共体内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积极性。

(三)加强部门联动。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探索对县域医共体实行总额付费,加强监督考核,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加强和完善医保经办机构对定点县域医共体的协议管理。发挥医保激励约束作用,动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为县域医共体建设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2.3 三、监测对象和方式

(一)监测对象。以县域整体为单位,定期监测政策落实情况和县域医共体建设成效。

(二)监测方式。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通过定性指标评价相关体制机制改革落实情况和县域医疗卫生资源整合情况,衡量县域医共体建设紧密程度;通过定量指标监测县域医共体建设实际成效。

2.4 四、工作流程

各试点县(市、区)于每年3月底前将监测资料报送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各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汇总后报送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司。

报送监测资料分为两部分:一是政策设计与进展,包括当年出台的县域医共体改革相关政策文件,以及根据县域医共体建设评判标准开展的自评结果。二是县域医共体建设监测指标体系相关数据和进展情况。

2.5 五、指标内容

2.5.1 (一)县域医共体建设评判标准。

县域医共体建设评判标准由责任共同体、管理共同体、服务共同体、利益共同体4个维度构成(详见附件1)。

1.责任共同体。重点从党委政府主导、医共体决策权限、医共体有效考核等方面评判。

2.管理共同体。重点从人员统筹管理、财务统一管理、药品统一管理等方面评判。

3.服务共同体。重点从患者有序转诊信息互联互通、促进医防融合等方面评判。

4.利益共同体。重点从收入统一管理、医保管理改革等方面评判。

2.5.2 (二)县域医共体建设监测指标体系。

县域医共体建设监测指标体系由有序就医格局基本形成、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医疗卫生资源有效利用、医保基金使用效能提升4个方面构成(详见附件2)。指标体系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要指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有序就医格局基本形成。重点监测县域内住院人次占比、县域就诊率、县域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急诊占比、县域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门急诊占比、牵头医院下转患者数量占比、慢病患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均收入与牵头医院人均收入的比值等指标。

2.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重点监测牵头医院是否达到县级综合医院或中医院综合能力推荐标准、牵头医院出院患者三四级手术比例、区域内万人口全科医生数、牵头医院帮助基层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数量、“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达到基本标准和推荐标准的机构数量、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情况等指标。

3.医疗卫生资源有效利用。重点监测牵头医院医疗服务收入(剔除药品、耗材、检查和化验收入,下同)占医疗收入的比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服务收入占医疗收入的比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师日均担负诊疗人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使用率、牵头医院人员经费占业务支出比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政补助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等指标。

4.医保基金使用效能提升。重点监测医保基金县域内支出率(不含药店)、县域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保基金占比、医保考核结果、县域门诊次均费用、参保人员住院次均费用、住院费用实际报销比、参保人员年住院率等指标。

2.6 六、工作要求

(一)明确数据来源。县域医共体建设评判标准和监测指标数据来自现有卫生健康统计报表、卫生财务报表、医保信息系统等。各地要加强信息互联互通,强化数据质量管理,确保数据真实有效。

(二)加强监测指导。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医保局、国家中医药局对试点县(市、区)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监测、监督和指导,并适时对监测结果进行通报。

(三)强化结果运用。各地要合理运用监测结果,与县域医共体医保支付、医院等级评审、评优评先、绩效工资总量核定等挂钩。要及时发现问题,完善试点方案,协调调整财政、医保等政策,确保县域医共体健康发展。

附件:

1.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评判标准(试行)

2.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监测指标体系(试行)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     国家医保局办公室

国家中医药局办公室

2020年8月31日

3 全文

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监测指标体系(试行)

试点县名称:       省(区、市)        市(区)         县(市、区)

填表人:          联系电话:

填报说明:本附件由试点县医共体管理委员会汇总县域医共体数据后填写,每个县填写一张。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指标说明

一、有序就医格局基本形成

1.县域内住院人次占比(%)

【计算方法

县域内住院人次占比(%)=参保人员县域内住院人次/参保人员住院总人次×100%

【数据来源】卫生健康部门或医保信息系统

2.县域就诊率(%)

【计算方法

县域就诊率(%)=参保人员县域内门急诊人次/参保人员门急诊总人次×100%

【数据来源】卫生健康部门或医保信息系统

3.县域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急诊占比(%)

【计算方法

县域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急诊占比(%)=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急诊人次/县域内门急诊总人次×100%

【数据来源】卫生财务年报。

4.县域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门急诊占比(%)

【计算方法

县域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门急诊占比(%)=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类临床科室门急诊人次/县域内门急诊总人次×100%

【数据来源】卫生健康统计年鉴。

5.牵头医院下转患者数量占比(%)

【计算方法

牵头医院下转患者数量占比(%)=牵头医院本年度向基层下转住院患者人次/牵头医院总出院患者人次×100%

【数据来源】医联体监测平台。

6.慢病患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率(%)

【计算方法

慢病患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率(%)=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管理人数/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确诊登记人数×100%

【数据来源】基层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医疗服务年报。

7.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均收入与牵头医院人均收入的比值

【计算方法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均收入与牵头医院人均收入的比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均收入/牵头医院人均收入

【数据来源】卫生财务年报。

二、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

8.牵头医院是否达到县级综合医院或中医院综合能力推荐标准

【计算方法

牵头医院是否达到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县医院、县级中医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推荐标准。

【数据来源】牵头医院

9.牵头医院出院患者三四级手术比例(%)

【计算方法

牵头医院出院患者三四级手术比例(%)=三四级手术台次数/同期出院患者手术台次数×100%

【数据来源】牵头医院病案信息系统

10.区域内万人口全科医生数

【计算方法

区域内万人口全科医生数=年末全科医生数/同年末常住人口数×10000

【数据来源】卫生健康统计年鉴。

11.牵头医院帮助基层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数量

【计算方法

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名称、数量、进展情况等佐证支撑材料。

【数据来源】牵头医院

12.“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达到基本标准和推荐标准的机构数量

【计算方法

达到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标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标准》中基本标准和推荐标准的机构数量。

【数据来源】县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

13.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情况

【计算方法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情况绩效评价得分。

【数据来源】县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

三、医疗卫生资源有效利用

14.牵头医院医疗服务收入占医疗收入的比例(%)

【计算方法

牵头医院医疗服务收入占医疗收入的比例(%)=(医疗收入-药品、耗材、检查和化验收入)/总医疗收入×100%

【数据来源】卫生财务年报。

15.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服务收入占医疗收入的比例(%)

【计算方法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服务收入占医疗收入的比例(%)=(医疗收入-药品、耗材、检查和化验收入)/总医疗收入×100%

【数据来源】卫生财务年报。

16.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师日均担负诊疗人次

【计算方法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师日均担负诊疗人次=诊疗人次数/同期平均执业(助理)医师数/同期工作日数

【数据来源】卫生健康统计年鉴。

17.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使用率(%)

【计算方法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使用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际使用总床日数/实际开放总床日数(注:按编制床位测算)×100%

【数据来源】卫生健康统计年鉴。

18.牵头医院人员经费占业务支出比例(%)

【计算方法

牵头医院人员经费占业务支出比例(%)=牵头医院人员经费/业务支出×100%

【数据来源】卫生财务年报。

19.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政补助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

【计算方法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政补助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本年财政补助收入/总收入×100%

【数据来源】卫生财务年报。

四、医保基金使用效能提升

20.医保基金县域内支出率(不含药店)(%)

【计算方法

医保基金县域内支出率(不含药店)(%)=县域内医疗卫生机构医保基金支出/全县医保基金总支出×100%

【数据来源】医保信息系统

21.县域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保基金占比(%)

【计算方法

县域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保基金占比(%)=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保基金支出/全县医保基金总支出×100%

【数据来源】医保信息系统

22.医保考核结果

【计算方法

医保经办机构按照协议规定,对县域医共体或定点医疗卫生机构的考核结果。

【数据来源】医保经办机构。

23.县域门诊次均费用

【计算方法

县域门诊次均费用=县域医疗卫生机构门诊收入/县域医疗卫生机构门诊人次

【数据来源】卫生财务年报。

24.参保人员住院次均费用

【计算方法

参保人员住院次均费用=参保人员住院总费用/参保人员住院次数

【数据来源】医保信息系统

25.住院费用实际报销比(%)

【计算方法

住院费用实际报销比(%)=参保人员住院实际报销总额/参保人员住院费用总额×100%

【数据来源】医保信息系统

26.参保人员年住院率(%)

【计算方法

参保人员年住院率(%)=参保人员年住院人次/参保人数×100%

【数据来源】医保信息系统

4 解读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医保局、国家中医药局印发了《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评判标准和监测指标体系(试行)》(国卫办基层发〔2020〕12号),以下简称《通知》)。现就有关要点解读如下:

4.1 一、制定背景

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是落实分级诊疗制度、提高县域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7〕32号)精神,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中医药局印发《关于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通知》(国卫基层函〔2019〕121号);鼓励各地先行先试,确定山西、浙江为试点省,北京市西城区等567个县(市、区)为试点县;成立国家专家组,跟踪指导各地工作进展。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各地积极探索实践,从加强组织建设、完善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改革治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健全保障措施等方面入手,抓重点、补短板、破难题,取得积极成效。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各地充分发挥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在统一管理、资源共享、协作联动等方面的优势,为做好疫情防控发挥了积极作用

为及时总结和评判县域医共体建设进展情况,确保试点地区医共体建设取得预期成效,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医保局、国家中医药局研究制定了《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评判标准和监测指标体系(试行)》。聚焦县域医共体建设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定期监测各地县域医共体建设的进展和成效,着力构建目标明确、权责清晰、分工协作的新型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县域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更好地推动分级诊疗制度和健康中国建设。

4.2 二、评判和监测的对象、方式

《通知》的主旨是提升县域整体服务能力和资源统筹绩效,同时指导各地统筹辖区内不同医共体协同发展。因此,监测对象以县域整体为单位,监测方式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通过定性指标评价所建设的医共体紧密程度;通过定量指标监测县域医共体建设实际成效。

各试点县(市、区)应于每年3月底前将监测资料报送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汇总后报送国家卫生健康委。

4.3 三、评判和监测的主要内容

《通知》明确了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评判标准和监测指标。其中,评判标准由责任共同体、管理共同体、服务共同体、利益共同体4个维度11条评判标准构成;监测指标体系由有序就医格局基本形成、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医疗卫生资源有效利用、医保基金使用效能提升4个方面26条指标构成。

为切实减轻基层负担,县域医共体建设评判标准和监测指标数据均来自现有的卫生健康统计报表、卫生财务报表、医保信息系统等。同时要求各地要加强信息互联互通,强化数据质量管理,确保数据真实有效。

4.4 四、关于结果应用

《通知》强调,各地要合理运用监测结果,与县域医共体医保支付、医院等级评审、评优评先、绩效工资总量核定等挂钩。要及时发现问题,完善试点方案,协调调整财政、医保等政策,形成政策合力。

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医保局、国家中医药局对试点县工作进展进行监测、监督和指导,并适时对监测结果进行通报。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