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合胆

针灸学 脏腑 中医基础理论 脏腑相合 中医学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gān hé dǎn

2 英文参考

liver connecting with gallbladder[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liver being connected with gallbladder[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注解

肝合胆脏腑相合之一[1]。肝与胆相表里,胆附于肝,肝的余气聚于胆,对贮藏和疏泄胆汁,互为作用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相互络属,构成肝与胆的阴阳表里相合关系[2] [2]。肝胆相连,胆附于肝之短叶间,二者经脉又相互络属,故相合为表里。肝为脏,属阴;胆为腑,属阳,故又相合为阴阳肝气有助于胆汁的化生,而胆汁贮藏排泄靠肝的疏泄功能调节。二者生理上相互配合,肝之余气泄于胆,聚而成精,即是胆汁,在胆中储存,其分泌与排泄亦依赖肝的疏泄作用而进行调节[2] 。在病理上二者也互相影响。临床上肝气热则胆泄、口苦[2]胆火旺盛常与肝火上炎同见;湿热之邪易同时侵犯肝胆,出现肝胆湿热证。治疗上,平肝的药物可以泻胆火,而泻胆火药物可以平肝,也体现了肝胆相合的关系。

黄帝内经灵枢·本输》:“肝合胆,胆者中精之府。”《东医宝鉴·内景篇》:“肝之余气,溢入于胆,聚而成精。”

4 参考资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78.
  2.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基本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编辑:fengchuile、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