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羊跳跃病病毒

病毒 生物学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mián yáng tiào yuè bìng bìng dú

2 英文参考

Louping ill virus

3 中文名称

绵羊跳跃病病毒

4 英文名称

Louping ill virus

5 分类类型

7 绵羊跳跃病病毒基本特性

跳跃病即绵羊传染脊髓膜炎,因病羊共济失调,呈现特异的跳跃步样,故有此称,1807年,跳跃病最早报道于苏格兰。跳跃发生于苏格兰、爱尔兰、英国北部、法国和苏联某些地区。该病由绵羊跳跃病病毒(Louping ill virus)感染引起。

跳跃病毒的直径约15~20nm。主要存在于病畜的中枢神经系统内,淋巴结脾脏和肝脏中的病毒分布不规律,发热时出现于血液中。Doherty等报道,在人工感染的幼仓鼠的小脑细胞内,跳跃病毒经常被包于异常的胞浆膜内,甚至在细胞破溃以后,继续保持这种状态。 跳跃病毒凝集鸡的红细胞,在血凝抑制试验中与其它B群病毒呈现一定程度的交叉反应,但以同种病毒反应效价最高。Timoney按乙型脑炎抗原制造法将55个跳跃病毒野外分离株制成粗制抗原,测定其抗原性和血凝性,结果虽然全都具有良好的补体结合抗原性,但只不到1/3的毒株具有血凝性。

跳跃病毒的抵抗力不强,58℃在10分钟内,60℃在2~5分钟内,80℃在30秒钟内使其灭活。4℃冰箱保存时,活力不超过2周,但在甘油中可以活存4~6个月。对酸敏感。取病羊脑悬液经绒毛尿囊膜或卵黄囊接种鸡胚,病毒能在鸡胚中生长,用绒毛尿囊膜接种时可出现散在的痘疱病变。本病毒也能在猪、牛、羊、鸡和其它动物的细胞培养物中生长,在HeLa和胎羊肾细胞培养比较容易引起CPE。脑内接种乳鼠可导致感染而死亡。

8 绵羊跳跃病的临床表现

跳跃病最易感染2岁以下的绵羊,但与绵羊一起放牧的牛也可能发病。

人对跳跃病毒也有易感性,除实验室感染外,也曾报道过自然感染病例,例如Reid等报道3个跳跃病轻症脑炎病例,曾从其中2例分离病毒。猴和人可能发生飞沫感染

绵羊的潜伏期为6~18天。典型病例呈双相体温曲线,或称双相病期。

第一病期的特点是高热达41~42℃,同时呈现高效价病毒血症,病羊精神萎顿。经1~2天,体温下降,症状减轻,但在第5天左右发生第二次体温升高,亦即第二病期,此时病畜发生神经症状,共济失调肌肉震颤,痉挛,最后麻痹,这类病例大多死亡。幸存者常有四肢麻痹等后遗症。但许多病例呈不显型经过,病羊在发生第一次体温升高后迅即康复

牛的症状与绵羊类似,但较缓和,死亡率不高。人和羊一样,也可能出现双相体温曲线,严重病例发生脑膜炎症状。病变主要是在中枢神经系统,呈现病毒性脑膜脑炎的特征性变化:神经细胞,特别是小脑浦肯野氏细胞变性血管周围出现单核细胞和少数多形核细胞构成的浸润灶——血管套。延脑和脊髓中也有严重的神经细胞变化。脑膜充血

除绵羊、牛和人以外,脑内注射跳跃病毒于马、猪、狗、猴、大鼠,均可使其发生实验感染。其中以小鼠最为敏感,不仅脑内接种,其它接种途径,例如腹腔内、鼻内和皮下接种,均能使其发病,特别是乳鼠。给8日龄幼仓鼠作腹腔内接种,可以使其发病致死。剖检濒死仓鼠,可见小脑细胞坏死,而且几乎所有的小脑细胞内都含有病毒。幼羊在皮下接种后,大约只有半数发病,但如在皮下注射病毒后的第3天脑内注射灭菌淀粉,可使发病率提高到100%。在人工感染的绵羊,脑干脊髓中的病毒最多,神经细胞坏死也最明显。

9 绵羊跳跃病病毒传播

蓖子硬蜱(Ixodes ricinus)是自然界跳跃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和病毒贮存宿主跳跃病暴发于初夏,中夏时下降,再在初秋上升,这与蜱的活动相符。蜱的幼虫吸入羊血后,当其长成为稚虫时,依然保持感染性。稚虫期遭受感染时,则当其长成为成虫时仍旧保持感染性。

10 绵羊跳跃病病毒的治疗和预防

跳跃病具有坚强的病后免疫力,尚未有二次发病的报道。恢复动物和注射疫苗动物的体内具有中和抗体、血凝抑制抗体补体结合抗体补体结合抗体的维持时间不长。

目前应用福尔马林灭活感染羊脑、鼠脑和鸡胚制备疫苗,给绵羊、牛以及实验室工作人员作免疫注射。Brotherstone等报道一种油佐剂灭活疫苗,一次注射即可使动物产生一年以上的免疫反应。将已接种过疫苗的羊放入自然疫区,完全获得保护,而同样放入的未接种的对照羊,29%因跳跃病而死亡。在疫苗注射后一年,还可使免疫母羊所产的羔羊获得足够强度的母体免疫力。由于哺乳羔羊由免疫母体初乳中获得抗体,故在羔羊断乳后注射疫苗,可获最好效果。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