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特·巴拉尼

人物百科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luó bó tè ·bā lā ní

2 注解

罗伯特·巴拉尼(Róbert Bárány,1876年4月22日-1936年4月8日)是一位奥地利出生的匈牙利裔犹太人,也是一位生理学家。在1914年因为对于内耳前庭生理学病理学研究,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3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原因

“在前庭器官生理学病理学研究上的工作”

"for his work on the physiology and pathology of the vestibular apparatus"

4 罗伯特•巴拉尼生平

罗伯特•巴拉尼是奥地利著名的耳科医生,1876年4月22日出生于奥匈帝国首都维也纳,父母都是犹太人,父亲是一位农场主,母亲是布拉格一位科学家的女儿。巴拉尼是家里六个孩子的老大,幼年时患了骨结核病,使他的一个膝关节永久地僵硬了。巴拉尼从此狠下决心,埋头勤读,父母交替着每天送接他到学校,一直坚持了十多年。巴拉尼18岁进入维也纳大学医学学习,1900年获博士学位,毕业后前往法兰克福的实验室(内科)工作一年,回维也纳后学习了一年外科,一年神经外科。1903年受到了欧洲当时著名的耳科教授亚当·波利兹的指导,主要研究的课题是前庭,他提到前庭是受到神经支配的,并对眼球震颤现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一天,巴拉尼为一位病人耳注射时,病人有强烈的眩晕感,他发现这次注射液的温度比平时低了很多,经过进一步研究,发现位于内耳半规管中的淋巴液会因温度的改变而发生一些变化。1905年5月他发表了题为《热眼球震颤的观察》的论文。经进一步研究,他发现前庭在旋转后会使人产生头晕现象,称为前庭反应。他还发现内耳前庭器与小脑有关,从此奠定了耳科生理学的基础。1909年亚当•波利兹教授病重后,他把主持的工作全部交给了巴拉尼。1910年至1912年间,巴拉尼先后发表了《半规管生理学病理学》以及《前庭器的机能试验》两本著作。

由于巴拉尼的工作和科研有突破性的贡献,奥地利皇家授予他爵位。1914年巴拉尼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这是人材济济的维也纳大学首位获诺贝尔奖的人。巴拉尼一生发表了184篇科研论文,治好许多耳科绝症,创立了研究内耳前庭器官小脑肌肉三者相互为用的方法。当今医学上探测前庭疾患的试验和检查小脑活动及其与平衡障碍有关的试验,都是以他的姓氏命名的。1916年以后,巴拉尼一直在乌普萨拉耳鼻喉科研究中心主持工作,直到1936年4月8日逝世。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