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肠闭锁和肠狭窄 2009年01月20日修订版

BY banlang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疾病分类

普通外科

疾病概述

先天性肠闭锁和肠狭窄是新生儿肠梗阻中常见的先天性消化道畸形,闭锁多于狭窄,空回肠最多见,其次为十二指肠,结肠闭锁罕见。肠闭锁临床症状典型,包括呕吐、腹胀和不排胎粪。肠狭窄发病较迟,表现为不完全性肠梗阻。手术治疗是唯一的有效方法。术后需禁食和胃肠减压5~7天,肠功能恢复后,先喂糖水,以后逐渐增加奶量。术后出现短肠综合征者需胃肠外营养。

疾病描述

肠闭锁和肠狭窄是肠道的先天性发育畸形,为新生儿时期肠梗阻的常见原因之一。发生部位以空回肠多见,十二指肠次之,结肠最少见。

症状体征

无论肠闭锁的高低,均为完全性肠梗阻,主要表现为:

①呕吐:高位闭锁 的病儿,出生后首次喂奶即有呕吐,逐渐加重且频繁。呕吐物含哺喂的水、奶和胆汁。 回肠和结肠闭锁则呕吐多在生后2—3天出现,呕吐物含有胆汁和粪汁,呕吐次数不如 高位闭锁频繁;

②腹胀:高位闭锁者上腹膨隆,可见胃型.剧烈呕吐后膨隆消失。低位闭 锁则表现全腹膨胀、肠鸣音亢进,或可见肠型;

③排便情况:病儿生后不排胎粪或仅排出 少量灰绿色粘液样物。 高位肠闭锁病儿经反复多次呕吐.很快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低位肠闭 锁晚期由于肠管极度扩大,可伴发穿孔引起腹膜炎。 肠狭窄病儿呕吐出现的早晚和腹胀程度,视狭窄的程度而不同,可表现为慢性不全肠梗阻。狭窄严重者表现与肠闭锁相似。

疾病病因

病因尚不完全明了。一般认为是由于胚胎时期肠道再度管胶化阶段发育障碍;也有人认为是由于胎儿肠遭血液循环障碍,阻碍了其正常发育所致。

病理生理

肠闭锁一般分三种类型:

①肠腔内存在隔膜,使肠腔完全阻塞;

②肠管中断,两肠段间仅为一索状纤维带相连;

③肠管闭锁两端呈盲袋状完全中断,肠系膜也有“V”形缺损。单一闭锁为多,也可有多处闭锁,犹如一连串香肠形。肠狭窄以膜式狭窄为多见,程度较轻者仅为一狭窄环。短段形狭窄则少见。

诊断检查

除根据上述临床表现外,高位肠闭锁在腹部x线平片上,可见上腹部有数个液平面,而其他肠腔内无空气。低位肠闭锁则可见多数扩大肠曲与液平面,钡灌肠可见结肠瘪细。肠狭窄则可借助钡餐检查,并确定其狭窄部位。

治疗方案

肠闭锁确诊后,应在纠正水、电解质的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后,立即手术治疗。十二指肠闭锁可行十二指肠、十二指肠吻合术或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空、回肠闭锁则在切除两侧盲端后行端端吻合。术中应切除闭锁近端扩大肥厚、血供差的肠管,以防止发生术后吻合口通过障碍。结肠闭锁多先作结肠造痿,二期行关瘘、吻合术,肠狭窄也以切除狭窄肠段后行肠端端吻合效果为好。

预后及预防

无特殊。

特别提示

本疾病是新生儿肠梗阻中常见的先天性消化道畸形。

1、手术治疗是唯一的有效方法。十二指肠闭锁和狭窄施行十二指肠侧吻合术或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将胃肠减压管通过吻合口送入远端肠管。空肠和回肠闭锁仍主张切除闭锁以上扩大段10~20cm.远端肠管斜行切除l~2cm后吻合;若是空肠闭锁,亦可缝合扩大肠段口径后吻合。肠狭窄可行狭窄段切除端端吻合术或瓣膜切除术。

2、术后需禁食和胃肠减压5~7天,肠功能恢复后,先喂糖水,以后逐渐增加奶量。术后出现短肠综合征者需胃肠外营养。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