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幼新书》

宋 刘昉

目录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乳食不下第十

《圣惠》论∶夫脾者,脏也;胃者,腑也。脾胃二气合表里,胃受谷而脾磨之,二气平调则谷化而能食。若虚实不等,水谷不消,故令腹胀泄利不能饮食,谓脾胃气不和,不能饮食也。《千金》治少小胃气不调,不嗜食,生肌肉

地黄丸

干地黄大黄(各一两六钱)茯苓(十八铢)杏仁(汤浸去皮)柴胡当归(各半两)上六味末之,以蜜丸如麻子大。服五丸,日三服。《圣惠》治小儿脾胃气不和,腹胁妨闷,不能饮食,四肢羸弱。

人参散

人参去芦头)黄(锉)甘草(炙微赤,锉)丁香(各一分)诃梨勒皮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各半两)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入生姜少许,枣一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服。量儿大小以意加减。《圣惠》治小儿脾胃气不和,见食欲呕,心胸壅闷。

前胡散

前胡去芦头)芦根(锉,各三分)桂心(一分)人参去芦头)白术赤茯苓枇杷叶(拭去毛,炙微黄)甘草(炙微赤,锉)厚朴(去粗皮,生姜汁涂,炙令香熟。各半两)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入生姜少许,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看儿大小,分减温服。《圣惠》治小儿冷伤脾胃,气不和,心腹痛,不欲饮食。

高良姜散

高良姜(锉)草豆蔻(去皮)当归(锉碎,微炒)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桂心(各一分)人参去芦头,半两)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看儿大小,分减温服。《圣惠》治小儿脾胃气不和,憎寒壮热,不纳乳食。

白豆蔻散

白豆蔻(去皮)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芎(各一分)黄(锉)干木瓜甘草(炙微赤,锉)枇杷叶(拭去毛,炙微黄)人参去芦头。各半两)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入生姜少许,枣一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量儿大小,分减温服。《圣惠》治小儿脾胃气不和,时时腹胁虚胀,不欲乳食。

诃梨散方

诃梨勒皮干姜(炮裂,锉)甘草(炙微赤,锉)桂心京三棱(微煨,锉)人参去芦头)厚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各半两)上件药捣,细罗为散。不计时候,以温枣汤下半钱。量儿大小以意加减。《婴孺》治三岁至七岁儿不能食,或呕,或头热,或下痢,或渴,或手脚热,有时冷。每日一剂并疗,便能食方。鳖甲(一两)当归甘草(炙)升麻(各一分)椒(五十粒)上切,以水一升煮八合,为三服。每服相去如人行六、七里再服。觉身上润,衣盖取汗,微汗勿深。张涣

高良姜汤

温胃,思进饮食。高良姜(一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干)桂心当归(汤浸,焙。各半两)草豆蔻上件捣,罗为细末。每服一钱,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温冷服。量儿大小加减。张涣

集香煎

治脾胃虚,不欲食,羸瘦。藿香厚朴姜汁炙丁香沉香木香(各一分)白茯苓白豆蔻白术(炮。各一两)上件捣,罗为细末。入麝香一钱,拌匀。以水一升,蜜半斤,大枣三十枚,生姜二十片,于银、石器中慢火熬成膏,去姜枣不用通风阴干。每服如皂角大,米饮化下,乳前。《九卫生》

神曲丸

疗小儿不食神曲(一钱、炒)黄丹(三钱、炒)肉豆蔻(一个)草乌头(三个大者,一个生用,一个烧灰,一个炮制)上同为细末。烧粟饭和丸如粟米大。神曲汤下七丸至十丸。《刘氏家传》

观音散

补虚调气,进食去风,养道,肥孩儿。常服甚妙。人参甘草(炙)甘草(炮。各一钱)白茯苓(一钱半)白扁豆(一分,米炒)神曲(二两,炒)上为细末。每服婴儿一字,二、三岁半钱,四、五岁一钱。水少半盏,姜一片同煎十余沸,温服。长沙医者郑愈传治脾虚弱,可思饮食。

调中散

枳壳(二钱,煮过)陈皮半夏人参(各一两)上件为末。每服一钱,水一盏,姜枣同煎六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