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寐 2016年07月15日修订版

BY fengchuile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概述

不寐(insomnia[参考资料]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参考资料]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为病名[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42.。又称失眠[参考资料]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是指以不易入睡或睡眠短浅易醒,甚至整夜不能入睡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参考资料]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参考资料]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出《难经·第四十六难》。不寐又名不得卧、不得眠、不能眠、失眠等[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92.[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42.

不寐的症状

以睡眠时经常不易入眠,或睡眠短浅易醒,甚至整夜不能入眠为主[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42.。患者轻者难以入睡或睡而易醒、时睡时醒,或醒而不再睡;重者则彻夜不眠[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92.

临床上,心脾两虚者,兼见心悸健忘,神疲便溏,面色萎黄等症;阴虚火旺者,兼见虚烦惊悸,手足心热、头晕耳鸣等症;胃腑不和者,兼见脘痞懊侬,甚则呕哕痰涎,苔黄腻等症;肝火上扰者,兼见头晕头痛,多烦易怒,胁痛口苦等症[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92.

本症多见于现代医学中的神经官能症、高血压、贫血、更年期综合征及某些精神病等疾病之中[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92.

不寐的病因病机

多由劳神忧思或年老久病,心脾内伤,心神失养;或心情恼怒、痰热上扰、心神不宁所致[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92.

《景岳全书·杂证谟》:“神不安则不寐。其所以不安者,一由邪气之扰,一由营气之不足耳。有邪者多实证,无邪者皆虚证。”

外感不寐:各种热病过程中,热扰心神常见不寐症状;

内伤不寐:忧思过度,劳逸失调,耗伤心脾,导致气血不足,无以奉养心神而致不寐;或因惊恐,房劳伤肾,以致心火独炽,心肾不交,神志不宁;或因素体虚弱,心胆虚怯;或因情志抑郁,肝失条达,肝阳扰动心神而成不寐;亦有饮食不节,脾胃受伤,宿食停滞,胃气不和,而致不得安寐。

现代医学认为因长期过度紧张脑力劳动,强烈思想情绪波动,久病后体质虚弱,使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相互失衡,导致大脑皮质功能活动紊乱而成。

不寐虚证

不寐虚证,多因阴血亏损,中气不足,或心脾两虚所致[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42.。因阴血不足,心失所养者,常兼虚火偏亢,症见心烦失眠,头晕耳鸣,甚则五心烦热,多汗,口干,舌红,脉细数[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42.。治疗宜滋阴养血为主[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42.。火亢则兼降心火,方用酸枣仁汤、补心丹、朱砂安神丸等[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42.

中气虚弱

因中气虚弱者,症见失眠,神疲乏力,食欲减退[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42.。治以补气为主,方用六君子汤、补中益气汤加减[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42.

心脾两虚

因心脾两虚所致者,症见多梦易醒,心悸健忘,饮食减少,面色少华,舌淡,脉细[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42.。治宜补益心脾[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42.。方用归脾汤、寿脾煎等[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42.

胆虚

有因胆虚受邪,神气不宁所致的失眠[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80.。治宜补肝温胆,可用温胆汤、酸枣仁丸、五补汤等方,或用炒枣仁研末,以酒调服[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80.

不寐实证

实证不寐,有外感时邪和内邪滞逆之不同[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42.

外感时邪

外感时邪者,有表热不得卧、里热不得卧、半表半里热不得卧、血热不得卧、气热不得卧、余热不得卧、虚烦不得卧等[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42.

内邪滞逆

内邪滞逆者,又有痰浊内阻、水气凌心、肝火、胆火、胃中不和数种[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42.

痰浊内阻

痰浊内阻者,症见不寐,呕恶胸闷,苔腻脉滑,治以化痰为主,用温胆汤加减[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42.

水气凌心

水气凌心者,症见不寐而心下动悸,胸中漉漉有声,治宜逐饮祛湿,用平胃散、控涎丹等方[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42.

肝火不得卧

肝火不得卧者指因肝火扰动心神所致的不寐证[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97.。治宜平肝清火,如用疏肝散,四物汤加山栀、川连,龙胆泻肝汤,家秘肝肾丸等方[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97.

胆火不得卧

胆火不得卧指因肝胆湿热郁火所致的不寐症[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80.。治疗如胆火乘脾者,清胆竹茹汤;左关独大,龙胆泻肝汤加胆星;胆涎沃心者,胆星汤合泻心汤、牛黄清心丸[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80.

胃不和卧不安

胃不和卧不安原为胃逆气喘不得安卧之意,后世释为内伤不得卧之症[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34.。多因胃强多食,脾弱不运,停滞胃家,成饮成痰所致。治宜和胃化湿祛痰[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34.。如二陈平胃散加石菖蒲、海石或加栀子、黄连;若大便坚结,导痰汤;胃脘作痛者,滚痰丸,甚则小胃丹[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34.

不寐的辨证分型

以不易入睡为主症,但症状表现不一,有初寝难以入寐;有寐而易醒,醒后不能再寐;亦有时寐时醒;甚至彻夜不寐等。

心脾亏损:兼见心悸健忘,头晕目眩,纳差倦怠,面色无华,易汗出,舌淡苔薄,脉细弱。

肾虚、心肾不交:兼见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遗精盗汗,舌质红,脉细数。

心胆虚怯:兼见心悸多梦,善惊恐,多疑善虑,舌淡,脉弦细。

情志抑郁,肝阳上扰:兼见急躁易怒,头晕头痛,胸胁胀闷,舌红,脉弦。

脾胃不和:兼见脘闷噫气,嗳腐吞酸,心烦口苦,苔厚腻,脉滑数。

不寐的治疗

针灸治疗不寐效果良好,治疗时间以下午为宜。由其他疾病引起不寐者,应同时治疗其原发病。

体针法

取神门、三阴交、心俞、肾俞等穴为主[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92.。心脾两虚者,加脾俞、厥阴俞;阴虚火旺者,加太溪、大陵;胃腑不和者,加中脘、丰隆、足三里;肝火上扰者,加太冲、行间、肝俞、胆俞;心肾不交者,加肾俞、太溪[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92.

治则 宁心安神

处方 四神聪 神门 三阴交

方义 四神聪镇静安神;不寐病位在心,取心经原穴神门宁心安神;三阴交健脾益气,柔肝益阴,可使脾气和,肝气疏泄,心肾交通以达心气安而不寐除。

随证配穴 心脾亏损—心俞、脾俞,心肾不交—心俞、肾俞、太溪,心胆气虚—心俞、胆俞,肝阳上扰—太冲,脾胃不和—足三里,痰热内扰—内关、丰隆。

操作 毫针刺,虚证补法,实证泻法,每日1次,每次留针20~30min,10次为一疗程。

耳针法

1.取脑、下脚端、神门、心、脾、肾等穴为主,每次取2~3穴,中等刺激,留针3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92.

2.选穴:皮质下 心 肾 肝 垂前 耳背心。方法:每次选3~4穴,交替使用,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10次为一疗程。亦可揿针埋藏或王不留行籽贴压,每3~5日更换1次。

皮肤针法

1.轻叩华佗夹脊及膀胱经第1侧线、骶部及头颞区,叩至皮肤微微潮红为度[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92.

2.选穴:自项至腰部督脉经和足太阳经背部第1线。方法:梅花针自上而下叩刺,每日1次,每次留针8~10min,10次为一疗程,叩至皮肤潮红。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