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廊 2015年06月06日修订版

BY fengchuile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概述

步廊为经穴名(Bùláng KI22)。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少阴肾经。步:步行;廊:走廊。穴在中庭旁,经气至此,如步行于庭堂两侧的走廊,故名[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19.

《备急千金要方》作步郎。属足少阴肾经。在胸部,当第5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布有第五肋间神经及第五肋间神经前皮支和第五肋间动、静脉。

定位

在胸部,当第5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

位于胸部,第五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仰卧取穴[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19.

  

取法

仰卧位,在第五肋间隙中,中庭(任脉)旁开2寸处取穴。

位于胸部,第五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仰卧取穴[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19.

穴位解剖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胸大肌[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19.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胸大肌、肋间外膜、肋间内肌、胸横肌、胸内筋膜。有第五肋间动、静脉。分布着第五肋间神经前皮支,深部为第五肋间神经。皮肤由第四、五、六肋间神经的前皮支重叠分布。穴位下胸腔内相应器官有:右侧第五肋间隙深面的胸内筋膜相邻于肺前缘及其表面的胸膜,其深面是心脏右侧。缘左侧第五肋间隙深面的胸内筋膜除相邻于肺与胸膜外,由于肺前缘有心切迹,心及其外面包裹的心包膜直接贴于胸前壁,心尖最远在第五肋间隙的投影可距胸前正中线约7~9厘米。该穴不能深刺。

功用

宽胸理气,止咳平喘。

有宽胸利膈的作用[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19.

主治病症

主治胸腹部疾患。如胸胁支满、咳逆呕吐、喘息气短、食欲不振、鼻塞不通等。现代又多用以治疗胸膜炎、肋间神经痛、支气管炎、乳腺炎、胃炎、腹直肌痉挛、带状疱疹等[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19.

1. 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炎,哮喘;

2.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肋间神经痛,嗅觉减退;

3. 其它:胸膜炎,鼻炎,胃炎,腹直肌痉挛。

刺灸法

一般斜刺0.3~0.5寸;可灸[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19.

刺法:斜刺或平刺0.5~0.8寸,局部酸胀,针感可放散至上腹。 不可深刺,以免造成气胸。

灸法:艾炷灸3~5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配伍

配肺俞,有宽胸利气降逆的作用,主治咳喘,气喘。

配心俞、内关,有宁心安神,宽胸止痛的作用,主治心悸,怔忡,胸痛。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胸胁支满,膈逆不通,呼吸少气,喘息不得举臂。

《太平圣惠方》:鼻不通。

《循经考穴编》:伤寒过经有解,支满咳逆,喘息闭闷。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