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班布特罗 2009年01月14日修订版

BY banlang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药品标准

正式名

盐酸班布特罗

汉语拼音

Yansuan Banbuteluo

标准号

WS-562(X-489)-2000

拉丁文或英文

Bambuterol Hydrochloride

主要活性成分

本品为(±)5-(2-叔丁氨基-1-羟乙基)-间-苯-双(二甲氨基甲酰酯)盐酸盐。

性状

本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苦。

本品在水中溶解,在乙醇、三氯甲烷中溶解,在乙醚中几乎不溶。

鉴别

(1)取本品约20mg,加氢氧化钠试液2ml,置油浴中,于140~16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发布 天津市药品检验所 审核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委员会 审订 天津药物研究院 提出

海南新合药业公司 江苏扬子江药业集团公司

本标准自2000年12月15日起试行,试行期2年。

保护期6年,保护期内,其它单位不得仿制。

℃加热,将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应由粉红色变为蓝色。

(2)取本品,加水制成每ml含0.5mg的溶液,照分光光度法(中国药典1995年版二部附录Ⅳ A)测定,在264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在238nm波长处有最小吸收。

(3)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品的图谱一致(中国药典1995年版二部附录Ⅳ C)。

(4)本品的水溶液显氯化物的鉴别反应(中国药典1995年版二部附录Ⅲ)。

检查

酸度 取本品0.2g,加水20ml溶解后,依法测定(中国药典1995年版二部附录Ⅵ H),pH值应为5.5~7.0。

有关物质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1995年版二部附录Ⅴ 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0.025mol/L磷酸氢二铵溶液(含0.02%庚烷磺酸钠,并用磷酸调节pH值至5.4±0.1)-乙腈(78:2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20nm。理论板数按盐酸班布特罗峰计算应不低于5000,盐酸班布特罗峰与相邻杂质峰的分离度应符合要求。

测定法 取本品,加流动相分别制成每1ml中含0.25mg的供试品溶液和每1ml含50μg的预试液。取预试液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调节检测灵敏度,使主成分色谱峰的峰高为记录仪满量程的70~80%;再取供试品溶液各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至主成分峰保留时间的3倍。供试品溶液色谱图中如有杂质峰,单个杂质的峰面积,不得大于总峰面积的0.5%,量取各杂质峰面积的和,不得大于总峰面积的1.0%。

干燥失重 取本品,在105℃干燥至恒重,减失重量不得过0.5%(中国药典1995年版二部附录Ⅷ L)。

炽灼残渣 不得过0.2%(中国药典1995年版二部附录Ⅷ N)。

重金属 取本品1.0g,加醋酸盐缓冲液(pH3.5)2ml与水适量使溶解成25ml,依法检查(中国药典1995年版二部附录Ⅷ H第一法),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十五。

含量测定

取本品约0.32g,精密称定,加冰醋酸25ml溶解后,加醋酸汞试液5ml与结晶紫指示液1滴,用高氯酸滴定液(0.1mol/L)滴定至溶液显纯蓝色,并将滴定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每1ml的高氯酸滴定液(0.1mol/L)相当于40.39mg的C18H29N3O5·HCl。

作用与用途

支气管扩张药,适应于支气管哮喘,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和其它伴有支气管痉挛的肺部疾病。

用法与用量

注意

1.对本药、特布他林及拟交感胺类药过敏者禁用。

2.对于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或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患者,应慎用。伴有糖尿病的哮喘患者使用本药时应加强血糖控制。

3.肝硬变或某些肝功能严重不全的患者,不宜用本药。

4.患有严重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使用本药,初始剂量应当减少。

5.妊娠、哺乳期妇女及婴幼儿应慎用。

6.与其它拟交感胺类药合用可加重副作用。

7.不宜与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合用。

剂量

每晚睡前口服一次,成年人初始剂量为10mg,根据临床效果,在用药1~2周后可增加到20mg。

肾功能不全(GFR≥50ml/min肾小球滤过率)的病人,初始剂量建议用5.0mg。

标示量

按干燥品计算,含C18H29N3O5·HCl不得少于98.5%。

类别

制剂

每晚睡前口服一次,成年人初始剂量为10mg,根据临床效果,在用药1~2周后可增加到20mg。 肾功能不全(GFR≥50ml/min肾小球滤过率)的病人,初始剂量建议用5.0mg。

规格

贮藏

室温密闭保存。

有效期

暂定二年。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