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南星丸 2009年12月10日修订版

BY banlang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天南星丸

处方

天南星5Q0克(每个重30克上下,用温汤浸洗,刮去里外浮皮并虚软处令净,酒浸一宿,用桑柴火蒸,不住添热汤,令釜满甑内气猛,更不住洒酒,常令药润,七伏时满取出,用铜刀切开1个大者,嚼少许不麻舌为热,未熟即再炊,候熟用铜刀切细焙干)辰砂(研飞)75克(为衣)丁香 麝香(研)各30克 龙脑(研)75克

制法

上药研为细末,入研了药令匀,炼蜜并酒搜和为丸,每两作50丸,以朱砂末为衣。

功能主治

治痰逆恶心,中酒呕吐。

用法用量

每服1丸,烂嚼,浓煎生姜汤下,不计时候。酒后含化,除烦渴,止呕逆。

摘录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

《奇效良方》卷二十五:天南星丸

处方

天南星(炮)附子(炮,去皮、脐)白附子(炮)华阴细辛 旋复花 半夏(汤泡)芎藭各15克 天麻30克

制法

上为细末,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风痰上扰,头目眩晕,肢节拘急。

用法用量

每服30~50丸,用荆芥、薄荷煎汤送下,不拘时服。

摘录

《奇效良方》卷二十五

《圣济总录》卷十六

组成

天南星(浆水煮,切,焙)半两,半夏(浆水煮,焙)半两,天麻(酒浸,切,焙)半两,石膏半两,白附子(生)1两,滑石2两。

主治

风头痛,痰逆烦满,筋脉拘急,手足麻痹。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食后荆芥汤送下。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圣济总录》卷二十四

组成

天南星(末)2两,石膏(末)1两(水飞过)。

主治

伤寒头痛。

用法用量

每服1丸,嚼烂,薄荷汤送下。

制备方法

上2味,填牛胆中,用薄荷包,更用荷叶外包,于风道中挂,以清明节候入龙脑少许,滴雪水为丸,如鸡头子大。

《圣济总录》卷五十一

别名

硫黄丸

组成

天南星(炮)、硫黄(研)、石膏(研,水飞)、消石(研)各等分。

主治

肾脉厥逆,头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温酒送下,1日2次。渐加至30丸。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附注

硫黄丸(《朱氏集验方》卷九)。

《圣济总录》卷六十四

组成

天南星(炮)1两,半夏(浆水浸3日,切作片,焙)1两,白附子(炮)1两,木香1分。

主治

风痰壅盛,胸膈不利,攻击头痛。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食后生姜汤送下。

制备方法

上为末,以生姜汁搜和为丸,如绿豆大。

《圣济总录》卷十三

组成

天南星(炮)半两,天麻(酒浸,切、焙)半两,白附子(炮)半两,羌活(去芦头)半两,白僵蚕(炒)半两,白花蛇(酒浸,去皮骨,炙)半两,麻黄(去节先煎,掠去沫,焙)半两,犀角(镑)3分,槐实(炒)半两,槐胶(生用)半两,生栀子仁1两,羚羊角(镑)3分。

主治

热毒风攻身体,状如虫行,头面肿热,心神烦闷,皮肤斑点,旋生旋没。

用法用量

每服15丸至20丸,空心、临卧用葱白酒送下。

制备方法

上为末,粟米饭为丸,如梧桐子大,阴干。

《圣济总录》卷一六八

组成

天南星(炮,为末)1钱,半夏(汤洗7遍,焙,为末)1钱,腻粉(研)1钱,滑石(研)1钱,巴豆24枚(去心膜,以水浸1宿,研细,不出油)。

主治

小儿挟热,痰盛温壮,夜卧不稳。

用法用量

每服3丸;泻痢,米饮送下;取食,葱汤送下;惊悸,薄荷、荆芥汤送下。

制备方法

上5味,先研巴豆令熟,次下众药末,以糯米粥为丸,如绿豆大。

《圣济总录》卷一七二

组成

天南星(炮)2枚,白附子(炮)10枚,干蝎(全者,炒)1分,牛黄(研)1钱,龙脑(研)1钱,丹砂(研)1钱半,雄黄(研)1分,天浆子10枚(去皮)。

主治

小儿胎风,壮热瘈疭。

用法用量

2-3岁儿,每服1丸;至10岁,服3丸,空心、临卧煎金银薄荷汤化下。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皂子大,以丹砂为衣。

《杨氏家藏方》卷十七

组成

全蝎(去毒,微炒)、白附子(炮)、五灵脂(去砂石)、蝉蜕(去土)、天南星(炮)各等分。

主治

小儿急、慢惊风,涎盛搐搦,呕吐涎沫,神昏贪睡。

用法用量

每服半丸至1丸,煎生姜、荆芥汤磨下,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煮米醋旋滴为丸,每1两作40丸,阴干。

《魏氏家藏方》卷二

组成

天南星5两(去脐,汤浸2-3时,焙干)。

主治

酒后痰饮。

用法用量

每服40-50丸,生姜汤送下。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一半用生姜汁打糊,一半为丸,如梧桐子大。

《御药院方》卷五

别名

太白丹

组成

天南星2两(生用),白矾2两(生用),寒水石2两(生用),半夏2两(生用),白附子2两(生用),干姜2两(生用)。

主治

痰实结搏,咽嗌不利,咳嗽久不愈。

用法用量

每服50-60丸,食后生姜汤送下。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水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附注

太白丹(《卫生宝鉴》卷十二)。

《医方类聚》卷一一八引《澹寮方》

组成

南星1斤(端正者)。

功效

去痰,化酒毒。

主治

痰饮,酒积。

用法用量

每服50至100丸,生姜汤送下,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于平地上掘一窟,阔5寸,深1尺5寸,仍略捣紧窟中,次用刚炭于窟内簇起,烧过大半,除火去灰令净,以煮酒1斗浇之,将南星于其中,覆以瓦盆,用元土泥封盆缝,勿令透气,1宿,早取出,用洒2升,水2升,和洗,切作片子,焙干碾末,入飞过辰砂1两,姜汁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又以朱砂1两为衣。

临床应用

酒疾:宣和间一朝士作殿试官,时蔡攸为大试官,入赴内宴,夜时出归幕次,众官迎揖,蔡指喉以示,谓酒至此,就坐索天南星丸,执事者供一药,视其色红,姜汤送下,假寐少顷即醒,遂趁朝班,众官但神其药,而不敢请其方。绍兴间先公守赣,倅车郑显中,其子因酒致疾,统军中辅达云:正好服天南星丸。遂叩之,口传其法,云得之吕丞相。余侍在侧,亲闻之,亦曾修合而服,果有奇效。

《活幼口议》卷十九

组成

天南星(炮)1钱,半夏(汤洗7次)1钱,白矾(枯)1钱,雄黄(细研)1钱。

主治

小儿痰多,哮呷喘急咳嗽。

用法用量

每服20-30丸,淡生姜汤送下。

制备方法

上为末,煎熬皂角膏为丸,入少许面糊为丸,如麻子大。

《圣济总录》卷一○七

组成

天南星(炮)半两,井泉石(研)2两,豉(炒)2两,甘草(炙,锉)2两,石决明(洗)3分。

主治

目虚冷风泪。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食后良久黄连汤送下,临卧再服。

制备方法

上为末,以猪肝细切,拌和捣匀为丸,如梧桐子大。

《圣惠》卷二十四

组成

天南星半两,天麻半两,白附子半两(炮制),羌活半两,白僵蚕半两(微炒),麻黄3分(去根节),白花蛇1两(酒浸,去皮骨,炙微黄),犀角屑3分,槐胶半两(生用),栀子仁1两,槐实半两(微炒)。

主治

毒风攻四肢,周身如虫行,搔之不解。

用法用量

每服15丸,以温酒送下,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末,别入腻粉1分,研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圣济总录》卷一五六

组成

天南星1两,半夏(2味并去脐,用生姜自然汁浸3宿,细切,焙干用)1两,人参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白矾1两半(研细)。

主治

妊娠痰饮,膈脘痞闷,呕逆恶心。

用法用量

每服15丸,熟水送下,空心、日午、晚食前各1。

制备方法

上药捣罗4味为末,入白矾和药,再研令匀,用生姜汁煮面糊,软硬得所为丸,如梧桐子大。

《圣惠》卷六十九

组成

天南星1两(炮裂),白附子1两(炮裂),白矾(烧灰)半两,皂荚子仁1两(炒令黄),半夏1两(汤洗7遍,去滑,以生姜1两,去皮,同捣,灰令干)。

主治

妇人风痰,心膈壅滞。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以生姜、薄荷汤送下,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以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普济方》卷三七八

组成

天南星4两(汤浸,去皮脐),齐州半夏2两。

主治

男子妇女上膈痰壅,头目昏眩,咽喉肿痛;小儿惊痫潮热,一切涎积。

用法用量

每服5丸至10丸,生姜、薄荷汤吞下。小儿丸如黍米大,每服7丸至10丸,惊风,金钱薄荷汤送下;心脏壅热,荆芥、薄荷汤吞下,食后临卧服。

制备方法

上焙干,以生薄荷叶5升,捣取自然汁1大碗浸药,焙,直候汁尽,捣罗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幼幼新书》卷十五引《小儿形证论》

组成

天南星(去皮)1个,朱砂1钱蝎半钱,轻粉少许。

主治

急惊风,因赤体或浴,或变蒸,遂停留不去;因滞潮热。

用法用量

每服7粒,薄荷汤送下,1日2次。

制备方法

上为末,酒面糊为丸,如绿豆大。

《圣济总录》卷十四

组成

天南星(大者,逐日换水浸5日,慢火煮5-7沸,切作片子,曝干,麸炒令黄香)1两,乌蛇(酒浸,取肉炙干)1两,白僵蚕(直者,麸炒令黄)1两,天麻1两,干蝎(全者,擘破,炒黄色)3两,白附子(炮)3两,雄黄(研)3两,琥珀(杵,研)3两,麝香1分(研),牛黄(研)半两,龙脑(研)半两,丹砂1两半(研)。

功效

镇心化涎。

主治

风惊。

用法用量

每服1丸,荆芥、人参汤化下。

制备方法

上药除研者外,捣罗为末,合研匀,干瓷器收,密封勿令透气,旋炼蜜为丸,如鸡头子大。

《圣惠》卷八十五

别名

南星丸

组成

天南星1分,天雄1分,白附子1分,半夏1分(汤洗7遍,去滑),水银1分(于铫子内先熔黑饧半分,后下水银,结为砂子,细研)。

主治

小儿天钓,口噤戴目,手足抽搐不定。

用法用量

1岁1丸,2岁2丸,以温薄荷酒送下,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药生用为末,用槐胶为丸,如黄米大。

附注

南星丸(《普济方》卷三七二)。

《圣惠》卷二十一

组成

天南星1两(炮裂),天麻1两,白附子半两(炮裂),白僵蚕半两(微炒),乌蛇肉1两(酒浸,炙微黄),羌活3分,赤茯苓1两,干蝎1分(微炒),朱砂半两(细研)。

主治

手足顽麻风。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食前以温酒送下。

制备方法

上为末,入朱砂更研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药禁忌

忌羊血。

《圣济总录》卷九

组成

天南星2两,半夏(汤洗7遍,焙)2两,乌头(去皮脐)2两,草乌头2两,木鳖子(和壳)2两,自然铜2两,滑石2两,乳香1分(并生用)。

主治

中风偏枯,肢体细小而痛,言语神智不乱。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温酒送下。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用醇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