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黄汤 2009年12月11日修订版

BY banlang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备急千金要方》卷八引仲景:三黄汤

别名

《千金》三黄汤(《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篇·附方》)。

处方

麻黄3.5克 黄耆1.5克 黄芩2.2克独活3克 细辛1.5克

制法

上五味,嚼咀。

功能主治

治中风,手足拘挛,百节疼痛,烦热心乱,恶寒,经日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

以水500毫升,煮取200毫升为两次服。一服小汗,再服大汗。

心中热,加大黄1.5克;胀满,加枳实1克;气逆,加人参2.2克;心悸,加牡蛎2.2克;渴,加栝楼2.2克;先有寒,加八角附子2克。

摘录

《备急千金要方》卷八引仲景

《千金》卷八引张仲景方

方名

三黄汤

别名

千金三黄汤、加减三黄汤、三黄散、三黄独活汤

组成

麻黄30铢(去节),黄耆12铢,黄芩18铢,独活1两,细辛12铢。

主治

中风,手足拘挛,百节痛烦,烦热心乱,恶寒经日,不欲饮食;贼风偏猥腿风,半身不遂;失音不语。

用法用量

以水5升,煮取2升,分2服。1服小汗出,两服大汗。

加减

心中热,加大黄半两;胀满,加枳实6铢;气逆,加人参18铢;心悸,加牡蛎18铢;渴,加栝楼18铢;先有寒,加八角附子1枚。

各家论述

1.张氏医通:此方《千金》云仲景三黄汤,治恶寒经日不止,不欲饮食,全似内外虚寒之候,而方中仅用黄芩之苦寒,岂不疑麻黄辈之温散乎?既用麻黄,复用黄耆,岂不疑表气之闭拒乎?易知恶寒经日不止,虽有似乎虚寒。而实卫虚不能胜邪所致;不欲饮食,亦是风热内蕴之故;观烦热心乱一语,病情灼然。故方中虽以麻黄、独活、细辛开发腠理于外;即以黄芩清解风热于内,更虑卫虚难于作汗,乃以大剂黄耆助之,与黄耆建中之义不殊。其用黄耆之意有二:一以佐麻黄开发之权,一以杜虚风复入之路也。方后复云,心热加大黄,言服前药后心中烦热不除,知黄芩不能祛之外散,即以本方加大黄以引之下泄也。其加枳实、加人参、加牡蛎、加栝楼等法,或治旺气,或助本元,各随标本而施。加附子者,专佐麻黄之蒸发,助黄耆温经,殊非阴寒之谓,与麻黄附子细辛汤同源异流。
2.《法律》:此方治风入荣卫肢节之间,扰乱既久,证显烦热恶寒不食,邪盛正虚可知。其用麻黄为君者,以麻黄能通阳气而开痹也;故痹非得汗不开,然内虚当虑,须用参、耆以佐之;而虚复有寒热之不同,虚热则用黄芩,虚寒则加附子。

附注

千金三黄汤(《金匮》卷上附方)、
加减三黄汤(《圣济总录》卷十)、三黄散(《普济方》卷三一六)、三黄独活汤(《校注妇人良方》卷三)。

方出《千金翼》卷二十二,名见《外台》卷三十八

方名

三黄汤

组成

大黄3两,黄芩2两,栀子14枚(擘),豉1升(绵裹),麻黄(去节)2两,甘草(炙)2两。

功效

杀石气,下去实,兼发汗解肌。折石热,通气,泄肠胃。

主治

服石发热或中风发热。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以水9升,煮麻黄,去上沫,纳诸药,煮取4升,纳豉3沸,分3服。得下止。

《千金翼》卷十五

方名

三黄汤

别名

泻心三黄汤、泻心汤

组成

大黄3两,黄连3两,黄芩3两。

主治

三焦壅热,烦躁谵语,腹痛胀满,大便秘结,胬肉攀睛;妇人伤寒6-7日,胃中有燥屎,大便难,烦躁谵语,目赤,毒气闭塞不得流通;心受积热,谵语发狂,逾墙上屋;热证口疳。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以水7升,煮取3升,分为3服。

附注

泻心三黄汤(《活人书》卷十九)、泻心汤(《得效》卷八)。

《证治汇补》卷一引东垣方

方名

三黄汤

组成

黄连1钱,黄芩1钱,黄柏1钱,炒山栀8两,玄参8两,知母1钱半,石膏2钱,甘草7分。

主治

膏粱醇酒太过,积热上中二焦,变诸火症。

用法用量

加灯心,水煎服。

《千金》卷十五

方名

三黄汤

组成

大黄3两,黄芩2两,甘草1两,栀子14枚。

主治

下焦热结,不得大便。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以水5升,煮取1升8合,分3服。

加减

若大秘,加芒消2两。

各家论述

《千金方衍义》:此于伊尹三黄汤中以栀子、甘草之轻剂易去黄连之苦寒,使速分利阴阳,不致重味侵犯中州也。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