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血晕 2016年04月27日修订版

BY banlang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概述

产后血晕为病证名[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93.。出《经效产宝》[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93.。指产后突然出现头晕眼花、呕恶甚或昏厥、不省人事的病症[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78.

病因病机

《经效产宝》卷下:“产后血晕者,其状心烦、气欲绝是也。亦有用心过多而晕,亦有下血极少亦晕。”多因产后血虚气脱或血瘀气逆所致。血虚气脱者多因产妇素体虚弱,复因产程过长与产后失血过多,以致营阴下夺,孤阳上越,气随血脱,心神无所养而发为血晕;血瘀气逆者因产时体虚,感受寒邪,余血浊液为寒邪凝滞而成瘀阻,血瘀气逆,并走于上,迫乱心神而致产后血晕。

产后血晕多因产后失血过多,气随血脱;或受寒停瘀,恶露不下,血瘀气逆于上所致[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78.

产后血晕多因产后气血暴虚,虚阳上冒清窍,或恶露不下,内有停瘀,上攻心胸所致[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93.

辨证论治

血虚气脱

血虚气脱者,症见神昏肢冷,面色苍白,冷汗淋漓,脉细欲绝或脉大而虚[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78.

方药:

若属虚证,症见分娩后忽然头晕,昏厥,不知人事,治宜温养气血,活血祛瘀,方用清魂散或黑神散[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93.

若兼见肢冷,自汗,恶寒,少气面白。宜回阳救脱,方用参附汤[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93.

血虚气脱者症见阴道出血量多,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悸,愦闷不适,渐至昏不知人,四肢厥冷,冷汗手撒等,治以补气益血,固脱救急,方用参附汤、大补元煎等。

针灸:

血虚欲绝者宜回阳固脱,体针可取关元、气海、三阴交、足三里等穴,关元与气海二穴重灸[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78.

昏厥加人中、百会、肩井、十二井;少腹疼痛拒按加归来;抽搐加合谷、太冲[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78.

对昏迷重症,应采用综合疗法及时抢救[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78.

寒凝血瘀

寒凝血瘀者,恶露不下或量少,少腹疼痛,神昏口噤,口唇发紫,脉涩[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78.

方药:

若瘀血内停,兼见恶露量少,涩滞不下,治宜行血化瘀,方用琥珀散或佛手散[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93.

若兼见产后血晕,闷乱,神昏口噤,当开其噤,以药灌之。药用牡丹皮、大黄、芒硝、冬瓜子、桃仁等[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93.

瘀血气逆者,症见恶露量少,小腹阵痛拒按,心下满闷,气急痰涌,继而不省人事,两手握拳等,治宜活血理气,开闭醒神,方用黑神散或清魂散。

针灸:

如属用脑过度而晕厥者,可用针刺人中等法治疗[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93.

寒凝血瘀者体针可取中极、阴交、三阴交、支沟、公孙等穴[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78.

昏厥加人中、百会、肩井、十二井;少腹疼痛拒按加归来;抽搐加合谷、太冲[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78.

对昏迷重症,应采用综合疗法及时抢救[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78.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