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虚血热

中医诊断学 中医证名 中医学 中医辨证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yīn xū xuè rè

2 概述

阴虚血热:1.温病热入血分,既伤阴,又耗血动血的证候;2.素体阴虚内热,而致血热妄行证候

3 温病热入血分,既伤阴,又耗血动血的证候·阴虚血热

阴虚血热证候[1]。概指温病热入血分,既伤阴,又耗血动血的证候[1]

3.1 关于热入血分

热入血分(heat invading xuefen[2])为证候[3]。是指温热病邪侵入血分,迫血妄行,扰乱心神,伤阴动风的病理变化[3]热入血分温热病入血的深重阶段,容易消耗阴血和迫血妄行[3]

3.1.1 症状

常见有血热伤阴、迫血妄行、肝风内动亡阴失水等证型。临床表现为发热夜重,神志昏迷,躁扰不安或抽搐。而以癍疹、出血舌色深绛、神昏躁扰等症为特征。

3.1.2 治疗

温热论》:“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

4 素体阴虚内热,而致血热妄行证候·阴虚血热

阴虚血热证候[3]。指素体阴虚内热,而致血热妄行的各种证候[3]

4.1 关于阴虚发热

阴虚发热为病证名[3]。见《丹溪心法·发热》。阴虚,制约阳热的功能减退而致虚热内生的病理变化,可见到低热、午后潮热,或夜间发热手足心热盗汗消瘦等症[3]

4.1.1 病因病机

精血津液等耗损所致的虚热[3]

多因素体阴亏,或治疗不当,伤津耗液,或热病后期邪热耗阴,阴虚不能制阳,虚热内生[4]

4.1.2 症状

临床主要表现为骨蒸潮热五心烦热、口燥咽干颧红盗汗、脉细数、舌红少苔等[4]

4.1.3 辨证论治

证治汇补·阴虚发热》:“有劳心好色,内伤真阴阴血既伤,阳气独盛,发热不止,向晚更甚,或饮食如常,头胀时作,脉洪数无力,视其舌大而色赤者,阴虚也,当滋真阴,宜地黄汤;若久而盗汗遗精咳嗽毛枯,宜三才丸补水以匹火,是亦壮水之主,以镇阳光之义耳。”

医碥》卷一:“阴亏水虚则柴干火烈而焚灼为灾矣。此之火炎,乃由水虚所致,与上条阳亢而阴未亏者不同,症见口干体瘦,食少懒倦,头痛时作时止,遗精盗汗骨蒸肉烁,唇红颧赤咳嗽痰血,久成痨瘵。治宜甘润之剂,滋水以制火。”

可选用四物汤加炒黄柏黄芩龟甲鳖甲散青蒿鳖甲汤大补阴丸一阴煎等方[4]

5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51.
  2.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12.
  4. ^ [4]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01.
编辑:fengchuile 审核:sun

治疗阴虚血热的穴位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治疗阴虚血热的方剂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治疗阴虚血热的中成药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阴虚血热相关药物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