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注 2017年01月28日修订版

BY banlang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概述

中注:1.经穴名;2.经穴别名。

经穴名·中注

[穴位基础信息表]中注|Zhongzhu|Chungchu|Middle Injection|KI15|15|R15|R15|N15|K15|Ki15

中注为经穴名(Zhōngzhù KI15)[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12.。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少阴肾经[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12.。中注是冲脉、足少阴肾经的交会穴[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12.。中即中间,注即灌注,肾经之气由此灌注中焦,故名中注[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12.。中注穴主治肝肾及二阴等疾患:如月经不调,小便淋沥,腹泻不止,大便燥结,腰脊疼痛,腹痛,便秘,泄泻,痛经,现代又多用中注穴治疗卵巢炎,睾丸炎,输卵管炎,肠炎,卵巢炎,腰痛,结膜炎等。

出处

《针灸甲乙经》:大便难,中注及太白主之。

穴名解

中即中间,注即灌注,肾经之气由此灌注中焦,故名中注[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12.

中,四方之中为中,有不偏之义。此处指中衣、五中。注,有灌注、转注之义,又附着之意。《黄帝内经灵枢·本输》:“所注为输”,张介宾注:“灌注也。”中衣即内衣。《释名·释衣服》:“中衣,言在小衣之外,大衣之中也。”《仪礼·即夕》:“妇人则设中带。”《伤寒论》烧裩散条:“取妇人中裩近隐处烧灰。”着内衣与系中带,使之附着而不脱落。五中,即五脏也。《黄帝内经素问·阴阳类论》:“五中所主,何脏最贵。”《脉要精微论》:“五脏者,中之守也。”指穴在中衣所附着之处,与水谷之气由此分注于五脏也。本穴以任脉之阴交及足阳明之外陵相平,内应胞宫、精室,而肾之精气,藉本穴以达胞中,是相火注入丹田之所,因名中注。[参考资料] 柴铁劬.针灸穴名解[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特异性

中注穴是足少阴肾经与冲脉的交会穴。

所属部位

下腹[参考资料] 孙国杰主编. 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97.

中注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中注穴在下腹部,当脐中下1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参考资料]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中注穴位于下腹部,脐中下1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仰卧取穴[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12.

中注穴位于腹正中线脐下1寸旁开0.5寸处(《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67.

另说在脐下0.5寸,旁0.5寸(《针灸甲乙经》);脐下1寸,旁开1寸(《针灸大成》);脐下1寸,旁开1.5寸(《针灸资生经》) 。

中注穴在足少阴肾经的位置

中注穴在下腹的位置

中注穴的位置

中注穴在下腹的位置(肌肉)

中注穴的位置

中注穴在下腹的位置(内脏)

中注穴的位置

中注穴在下腹的位置

中注穴的取法

仰卧位,在横骨上4寸,阴交(任脉)旁开0.5寸处取穴。

中注穴位于下腹部,脐中下1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仰卧取穴[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12.

仰卧位,当脐中下1寸,中线旁开0.5寸处取穴[参考资料]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 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274.

中注穴穴位解剖

中注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鞘前层、腹直肌、腹直肌鞘后层、腹横筋膜、腹膜下筋膜。血管分布同大赫。为第十肋间神经分布处。皮肤由第十、十一、十二胸神经的前皮支重叠分布。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鞘前缘→腹直肌[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12.

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鞘前壁→腹直肌[参考资料] 孙国杰主编. 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94.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第11肋间神经前皮支和腹壁浅动脉分支分布→深层有第11肋间神经肌支和腹壁上、下动脉分支分布[参考资料] 孙国杰主编. 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94.

布有第十肋间神经,并有腹壁下动、静脉的肌支通过[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67.

中注穴的功效与作用

中注穴具有调经止带,通调腑气的功效。

中注穴有理肠通便的作用[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12.

中注穴系足少阴肾经与冲脉之会穴,有调补肝肾之功,主治月经不调,腹痛,便秘。取此穴可使精气内注,犹调之以肾水,俾通润四围脏器之燥也。本穴位于肓俞之下,即借肓膜传导,而注之以精气也。[参考资料] 柴铁劬.针灸穴名解[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中注穴主治病证

中注穴主治肝肾及二阴等疾患:如月经不调,小便淋沥,腹泻不止,大便燥结,腰脊疼痛,腹痛,便秘,泄泻,痛经,现代又多用中注穴治疗卵巢炎,睾丸炎,输卵管炎,肠炎,卵巢炎,腰痛,结膜炎等。

中注穴主治肝肾及二阴等疾患:如月经不调、小便淋沥、腹泻不止、大便燥结、腰脊疼痛等[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12.

中注穴主治月经不调、腹痛、便秘、泄泻[参考资料] 孙国杰主编. 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94.

中注穴主治月经不调,痛经;便秘,泄泻[参考资料]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 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274.

中注穴主治月经不调,腹痛,泄泻,便秘,小便淋沥等[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67.

现代又多用中注穴治疗卵巢炎、睾丸炎、输卵管炎、肠炎等[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12.

1. 妇产科系统疾病:月经不调,卵巢炎,输卵管炎;

2. 其它:睾丸炎,肠炎,腹痛,便秘,腰痛,结膜炎。

刺灸法

刺法

一般直刺0.5~1.0寸[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12.[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67.

直刺1~1.5寸[参考资料]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 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274.[参考资料] 孙国杰主编. 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94.,局部有酸胀感[参考资料]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 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274.,针感可向上传导[参考资料]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 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274.

注意:中注穴应缓慢进针,以免伤及大肠[参考资料]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 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274.

灸法

可灸[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12.[参考资料] 孙国杰主编. 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94.[参考资料] 孙国杰主编. 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94.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67.

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中注穴的配伍

中注穴配支沟、足三里,有调三焦,理肠腑的作用,主治腹痛,大便秘结。

中注穴配次髎、三阴交、有健脾活血,理胞宫的作用,主治月经不调。

中注配太溪、中极,治膀胱炎[参考资料]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 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274.

中注配天枢、关元、支沟,治便秘[参考资料]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 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274.

中注配关元、命门、三阴交、关元俞,治月经不调[参考资料]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 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274.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冲脉、足少阴之会。

《针灸聚英》:小腹有热,大便坚燥不利,泄气,上下引腰脊痛,目内眦赤痛,女子月事不调。

《备急千金要方》:主少腹热,大便坚。

《针灸大成》:主目内眦赤痛,女子月事不调。

经穴别名·中注

中注为经穴别名[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12.。出《针灸甲乙经》。即中渚穴[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12.。中渚为经穴名(Zhōngzhǔ TE3)[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14.。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代号SJ3[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68.。属手少阳三焦经[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14.。输穴,五行属土[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14.。中:中间;渚:水中小洲[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14.。穴在五输流注之中间,经气如水循渚而行,故名[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14.

位置

中渚位于手背,第四、五掌骨间,第四掌指关节近端凹陷中。微握拳取穴[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14.

中渚位于手背第四、五掌骨间,掌指关节后方凹陷处[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68.

中注穴穴位解剖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第四骨间背侧肌[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14.

布有来自尺神经的手背支,并有手背静脉网和第四掌背动脉通过[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68.

功能主治

中渚有疏气机、利耳窍作用[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14.。主要用于外感热病、头面五官疾患等[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14.。如热病汗不出、疟疾、头痛、目眩、目赤、目痛、中耳炎、耳鸣、耳聋、喉痹、腮腺炎,以及肩臂酸痛、手指不能屈伸、肋间神经痛等[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14.

中渚主治头痛,目赤,耳鸣,耳聋,咽喉肿痛,手臂红肿疼痛以及肋间神经痛等[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68.

中注穴的配伍

中渚穴配大椎、陶道治疟疾;配太溪治咽肿;配耳门、翳风治耳鸣耳聋;配手三里治肩臂痛[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14.

刺灸法

一般直刺0.3~0.5寸;可灸[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14.

直刺0.5~0.8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68.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