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喉肿痛 2015年06月22日修订版

BY fengchuile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概述

咽喉肿痛为病症名。指咽喉红肿疼痛而言。多属“喉痹“及”乳蛾”范畴。多由风热袭肺、胃火上蒸及肾虚水亏、虚火上炎所致。可见于现代医学的急性扁桃腺炎、急慢性咽炎、喉炎、扁桃腺周围脓肿等疾患中。临床常分虚实二证。实证者,发病急、咽部红肿痛甚、吞咽困难,兼寒热、咳嗽、咽干或口渴、便秘等症。虚证者,咽喉肿痛较轻,或只在吞咽时觉痛,病程较长,兼口干舌燥、手足心热等症。[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514.

咽喉肿痛,病证名。为多种口咽和喉咽部病变的主要症状。以咽喉部红肿疼痛、吞咽不适为特征,又称“喉痹”。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急慢性咽炎、扁桃体炎、喉炎等。症见喉关或内或外、肿胀疼痛,甚则影响饮食吞咽。多因火热上冲所致。虚火上炎者宜滋阴降火,方选知柏地黄汤等,实火上冲者宜泻火解毒,方用六神丸、黄连解毒汤加减等。详参各咽喉疾病条。

针刺治疗咽喉肿痛效果良好,若扁桃体周围脓肿可转科治疗。

减少食用刺激物,有助于防止复发。

咽喉肿痛的病因病机

实热:风热犯肺,热邪熏灼肺系,或因过食辛辣煎炒,引动胃火上蒸,津液受灼,煎炼成痰,痰火蕴结,皆可导致咽喉肿痛。

阴虚:肾阴不足,阴液不能上润咽喉,虚火上炎,灼于咽喉,亦可导致咽喉肿痛。

咽喉肿痛的辨证分型

实热证:咽喉红肿疼痛,吞咽困难,恶寒声嘶,痰多粘稠,头痛,口干渴,便秘,溲黄,舌红苔黄厚,脉浮数或洪大。

阴虚证:咽部稍肿,色暗红,疼痛较轻,或吞咽时觉疼痛,入夜症状加重,兼口干咽燥,手足心热,舌质红,脉细数。

咽喉肿痛的治疗

刺灸法

针灸治疗:①体针:实证取少商、合谷、曲池、内庭等穴为主。发热加大椎、外关;咽肿痛甚加廉泉、天容;咳嗽加太渊、肺俞;声嘶加列缺、扶突;便秘加支沟、天枢。虚证取太溪、鱼际、照海、廉泉等穴为主。咽干痛加液门;手足心热加少府。②耳针:取咽喉、扁桃体、轮1~轮6等穴,慢性者加下屏间。中强刺激、留针1小时。注意,如属扁桃体周围脓肿已成脓者,须转科处理。[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514.

实热证

治则

清热利咽,消肿止痛

处方

少商 合谷 尺泽 关冲

方义

少商乃手太阴井穴,点刺出血,清泻肺热,为治咽喉病症之主穴;合谷疏泻阳明之郁热;尺泽穴为手太阴合穴,泻肺经实热,取实则泻其子之意;更取三焦经井穴关冲,点刺出血,加强清泻肺胃之热,以达消肿利咽的作用。

随证配穴

外感风热—外关,胃经热盛—内庭。

操作

毫针刺,泻法,井穴点刺出血,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

阴虚证

治则

滋阴降火,养阴清热

处方

太溪 照海 鱼际

方义

太溪为足少阴经原穴,照海为足少阴经和阴脉之交会穴,两脉均循行于喉咙,取两穴以调理两经经气;鱼际为手太阴荥穴,可利咽清肺之虚热。三穴同用,可使虚火得清,不致灼伤阴液,适用于阴虚咽喉肿痛。

随证配穴

肝肾阴虚—三阴交。

操作

毫针刺,平补平泻,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

耳针法

选穴

咽喉 轮1 轮2 轮3 轮4 扁桃体 肾上腺

方法

实证毫针强刺激,嘱患者作吞咽动作,每次留针60min,每日1次。

刺血法

选穴

咽部的下1/2处

方法

患者张口,医者左手持压舌板将舌体压平,右手持较长毫针沿压舌板向咽部下1/2处散刺约1分深,共3~5处,以出血为度,刺后吹入牛黄吹咽散,禁食2h。未愈隔2~3日再行1次。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