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阴清肺汤 2009年12月11日修订版

BY banlang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处方

生地6克 麦冬3.6克 甘草15克 元参4.5克 贝母2.5克(去心)丹皮2.5克 薄荷1.5克 炒白芍2.4克

药理作用

抗白喉杆菌 《福建中医药》1964(5):1~12,实验结果表明,本方对白喉杆菌有较高的抑菌和杀菌能力,对白喉杆菌在体外也有很高的“中和”作用,既破坏毒素的毒性,也破坏毒素的抗原性。其中抗菌力较强的药物为生地、丹皮、甘草;而中和毒性能力较强的有玄参、麦冬、贝母;白芍在两方面作用均较明显;而薄荷在两方面作用均较差。抗菌力量与“中和”毒素力量似乎是两种独立性能。从原方中减去任何一味药,其抗菌作用都比原方为低,而“中和”毒性能力,则没有明显影响。

功能主治

养阴清肺。治白喉。喉间起白如腐,不易拨去,咽喉肿痛,初起发热,或不发热,鼻干唇燥,或咳或不咳,呼吸、有声,喘促气逆,甚至鼻翼掮动,脉数。

用法用量

水煎服。

体虚,加大熟地;热甚,加连翘,去白芍;燥甚,加天冬、茯苓。

备注

本方所治白喉,多属肺肾阴虚,复感时邪疫毒所致。治当滋养阴液,清肺解毒。方中生地养肾阴,麦冬养肺阴,玄参养阴增液,并可清热解毒,三者配伍,养阴清热之功益显;丹皮凉血而消肿;贝母润肺止咳,清热化痰;薄荷辛凉疏解,散邪利咽;甘草解毒,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养阴清肺之功。

摘录

《重楼玉钥》卷上

《玉钥》卷上

方名

养阴清肺汤

组成

大生地2钱,麦冬1钱2分,生甘草5分,玄参1钱半,贝母8分(去心),丹皮8分,薄荷5分,炒白芍8分。

功效

养阴润燥,清肺利咽。

主治

喉间起白如腐,即所谓白缠喉也。初起发热,或不发热,鼻干唇燥,或咳或不咳,鼻通者轻,鼻塞者重,音声清亮,气息调匀易治。白喉。喉间起白如腐,不易拔去,咽喉肿痛,初起发热,或不发热,鼻干唇燥,或咳或不咳,呼吸有声,似喘非喘。

加减

质虚,加大熟地,或生熟地并用;热甚,加连翘,去白芍;燥甚,加天冬、茯苓。

用药禁忌

如有内热及发热,不必投表药,照方服去,其热自除。

临床应用

1.喉痹:魏某,女。患喉痹,咽喉肿痛,滴水不入,药不得下,病来较暴,俨已封喉,唇口色乌,眼面俱肿,气痰轳轳,筑筑然若将窒息,病势颇危,某医院拒不收治,求诊于余。予曰:热毒太炽,肿毒太剧,但非必死证。因喉闭药物难下,先以雷氏六神丸置舌上,以温水少许润之,至第二日茶水勉下,乃投养阴清肺汤,原方薄荷减半,生地加倍,越七日诸病消失,气平神清如常人。
2.白喉:采用养阴清肺汤加减制为合剂,治疗白喉213例,处方:生地一两,玄参、麦冬各八钱,丹皮、白芍、薄公英、板兰根各四钱,银花、连翘、百合、川贝、薄荷、甘草各三钱,煎成90毫升,分次频服,另加吹喉散吹喉。服药后多数于第二天退热,白膜消退最快者为2天,最迟者12天,平均为5.5天。杆菌培养转阴最快2天,最慢12天,平均6.4天。213例中,痊愈192例,死亡21例。
3.急性扁桃体炎:用本方加减,治疗急性扁桃体炎50例。处方:大生地八钱,白芍四钱,玄参八钱,浙贝四钱,甘草二钱,麦冬四钱,薄荷一钱,丹皮四钱。大便秘结者加玄明粉三钱;小便短黄者加车前子二钱;口干者加天花粉三钱。结果:治愈45例,好转3例,无效2例。在有效病例中,轻者服药1剂,重者4剂,多半服药2剂即可获效。服药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

各家论述

1.《中医方剂学讲义》:方中麦冬、玄参、生地、丹皮养阴清热,凉血解毒;甘草生用,泻火解毒;贝母润肺化痰;薄荷宣肺达邪。合用具有养阴清肺之功。
2.《方剂学》;本方为治疗白喉的常用方。白喉一证,多由素体阴虚蕴热,复感疫毒所致,治宜养阴清肺为主,兼散疫毒。方中以生地养肾阴;麦冬养肺阴;玄参清虚火解毒;丹皮凉血而消肿;贝母润肺化痰;白芍敛阴泄热;少佐薄荷散邪利咽;甘草和药解毒。综合全方,滋养肺肾,消肿利咽,微散表邪,故对阳虚白喉,确有良效。

附注

本方制成膏剂,名“养阴清肺膏”(见《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北京方);制成糖浆剂,名“养阴清肺糖浆”(见《中药制剂手册》)。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