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支气管镜 2012年07月26日修订版

BY banlang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纤维支气管镜在呼吸道急症与监护中的应用

适应证

1.严重呼吸道感染,痰液粘稠阻塞气道者。

2.顽固性咯血或威胁生命的大咯血出血部位不明者。

3.因失水,支气管内分泌物粘稠形成痰栓所致的哮喘持续状态。

4.对肺不张的病因鉴别与解除。

准备

1.术前应向病人适当解释该技术的目的、方法,以取得病人配合。

2.应常规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流、凝血时间、心电图、胸片等。

方法

1.用FOB进行吸痰或支气管冲洗,保持气道通畅  严重呼吸道感染并发呼吸衰竭时,每因多量粘稠痰液阻塞气道加重通气障碍。此时可用FOB进行吸痰或支气管冲洗,可获得良好的疗效。可经机械通气的共同通道插入FOB,在机械通气的条件下,操作较为安全。气管插管的内径应较FOB的外径大2mm,活检孔内径以2.6mm为好,图1。或可在床边直接插入FOB吸痰,不作支气管冲洗。操作过程中必须充分供氧,必要时应施行心电图监护。

2.处理顽固性咯血  对药物治疗无效的顽固性咯血,可经FOB采取以下措施:局部注入4℃的冰盐水或滴注1∶20000肾上腺素5ml,或局部滴注凝血酶5ml~10ml(100U/ml)。有人以血管硬化剂鱼肝油酸酸钠,或用脑垂体后叶素局部注入亦可获得止血的效果。亦可用Forgarty带气囊的导管填塞出血的支气管口以达到止血的目的。对威胁生命的大咯血,如出血部位不明,在具备胸科手术的条件下,可紧急行FOB检查,以确定出血部位,并采取手术治疗。

3.缓解哮喘持续状态  对经各种常规平喘药物、皮质激素等治疗无效的重症哮喘患者,考虑因失水,支气管内分泌物粘稠形成痰栓所致者,可在机械通气的条件下,通过FOB以生理盐水灌洗吸引,吸出痰栓。灌洗液量一般每次不超过6ml,总量不超过50ml~100ml,灌洗时间不超过30min,灌洗液中可加入适量地塞米松和β2受体激动剂,有助于气道内非特异性炎症的消除和缓解支气管痉挛。

4.对肺不张的病因鉴别与解除  肺不张的常见病因有肿瘤、炎症和结核,以及某些特殊病因如血块、异物、外伤和术后等。其中以肿瘤占首位,约占50%。右中叶不张者以炎症为多见,次为结核,上叶前段不张则仍以肿瘤占优势。FOB检查或通过支气管活检及TBLB常有助于病因的确定。至于血块、脓性分泌物等阻塞支气管开口者可通过FOB吸引、冲洗。促进引流,必要时局部灌注适当的抗生素,每可加速炎症消除和促进肺复张。

结果诊断

1.用FOB进行吸痰或支气管冲洗,保持气道通畅  严重呼吸道感染并发呼吸衰竭时,每因多量粘稠痰液阻塞气道加重通气障碍。此时可用FOB进行吸痰或支气管冲洗,可获得良好的疗效。可经机械通气的共同通道插入FOB,在机械通气的条件下,操作较为安全。气管插管的内径应较FOB的外径大2mm,活检孔内径以2.6mm为好,图1。或可在床边直接插入FOB吸痰,不作支气管冲洗。操作过程中必须充分供氧,必要时应施行心电图监护。

2.处理顽固性咯血  对药物治疗无效的顽固性咯血,可经FOB采取以下措施:局部注入4℃的冰盐水或滴注1∶20000肾上腺素5ml,或局部滴注凝血酶5ml~10ml(100U/ml)。有人以血管硬化剂鱼肝油酸酸钠,或用脑垂体后叶素局部注入亦可获得止血的效果。亦可用Forgarty带气囊的导管填塞出血的支气管口以达到止血的目的。对威胁生命的大咯血,如出血部位不明,在具备胸科手术的条件下,可紧急行FOB检查,以确定出血部位,并采取手术治疗。

3.缓解哮喘持续状态  对经各种常规平喘药物、皮质激素等治疗无效的重症哮喘患者,考虑因失水,支气管内分泌物粘稠形成痰栓所致者,可在机械通气的条件下,通过FOB以生理盐水灌洗吸引,吸出痰栓。灌洗液量一般每次不超过6ml,总量不超过50ml~100ml,灌洗时间不超过30min,灌洗液中可加入适量地塞米松和β2受体激动剂,有助于气道内非特异性炎症的消除和缓解支气管痉挛。

4.对肺不张的病因鉴别与解除  肺不张的常见病因有肿瘤、炎症和结核,以及某些特殊病因如血块、异物、外伤和术后等。其中以肿瘤占首位,约占50%。右中叶不张者以炎症为多见,次为结核,上叶前段不张则仍以肿瘤占优势。FOB检查或通过支气管活检及TBLB常有助于病因的确定。至于血块、脓性分泌物等阻塞支气管开口者可通过FOB吸引、冲洗。促进引流,必要时局部灌注适当的抗生素,每可加速炎症消除和促进肺复张。

注意事项

操作过程中必须充分供氧,必要时应施行心电图监护。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