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E 2014年10月31日修订版

BY wangyuan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维生素E概述

维生素E(vitamin E)是生育酚(tocopherol,T)与三烯生育酚(Tocotrienol,T-3)的总称,是脂溶性维生素。为细胞膜上的重要组成成分。亦是细胞膜上的主要抗氧化剂。维生素E广泛存在于动植物食品中,动物性食品以da型为主,植物油的维生素E含量较多,与亚油酸等多烯脂肪酸含量相平行。维生素E为多烯脂肪酸的抗氧化剂,在细胞膜上与膜磷脂的多价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PUFA)结合成复合物而稳定膜的结构,防止生物膜上PUFA和细胞中含硫基的酶受氧化剂的损害。当维生素E缺乏时红细胞膜上的PUFA易发生过氧化反应,使红细胞膜受损而产生溶血。

食品添加剂

维生素E可作为抗氧化剂用在调制乳(食品分类号:01.01.03)中,最大使用量0.2(g/kg)[参考资料] . "关于批准叶绿素铜等2种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等的公告(卫生部公告2013年第2号)".

维生素E医学检查

分类

血液生化检查、血清维生素测定

原理

(1)血浆(清)维生素E测定:维生素E本身具有荧光,其强度与样品中的维生素E含量成正比,在一定波长下可测定样品中的维生素E含量。由于维生素E的荧光峰与溶剂的拉曼光谱严重重叠,因而影响了测定方法的灵敏度和准确性,有报道采用同步荧光扫描法用于测定血清维生素E,有效地消除了拉曼光谱的干扰。

(2)红细胞过氧化氢溶血试验:由于维生素E是一种有效的抗氧化剂,具有稳定不饱和脂肪酸和减少脂类过度氧化的作用。当维生素E缺乏时,脂类过氧化物迅速堆积,同时与含硫蛋白的巯基被氧化或结合后,细胞膜对阳离子的通透性过度增加,红细胞发生渗透性肿胀而产生溶血。该试验虽非特异,但是通过加入过氧化氢溶血后所得的血红蛋白量与蒸馏水溶血所得的血红蛋白量之比,观察红细胞膜的抗氧化能力,可以间接地反映血浆中维生素E的水平。

试剂

(1)VB标准储存液(2400μmol/L),同上法。

(2)VE标准应用液(24μmol/L),将VE标准贮存液用重蒸馏无水乙醇作100倍稀释,密塞后贮于4℃可用1个月。

(3)己烷。

操作方法

(1)取10ml带塞离心管3支,标明测定管、标准管及空白管。

(2)在测定管中加入待测血清0.2ml,标准管内加入VE标准应用液0.2ml,空白管内加入重蒸馏水0.2ml。

(3)各管中再加入重蒸馏水1.0ml,混匀0.5min后,再加入重蒸馏乙醇2.0ml,再混匀0.5min后,加入己烷5.0ml,振荡3min后低速离心5min。

(4)取上层己烷相测各管荧光强度(激发波长295nm,发射波长330nm)。

附注:

(1)所用测试器材均需用浓酸处理,清洗后用双蒸馏水冲洗。

(2)VE在己烷相中及避光条件下可稳定24h以上。

(3)本法的CV小于2%,回收率为93%~103%。胆固醇及血红蛋白无干扰,甘油三酯可干扰本试验。线性为12~48μmol/L。

(4)血清中VE在避光条件下,可于4℃保存4w,低温条件下可保存数月。

正常值

血浆维生素E:11.6~46.4μmol/L

血清维生素E:(34.97±7.99)μmol/L

红细胞过氧化氢溶血试验:正常人过氧化氢溶血率<20%,当其溶血率>20%时提示血浆维生素E浓度<9.6μmol/L;如果溶血率>32.7%,血浆维生素E浓度可能<7.2μmol/L。

临床意义

(1)临床诊断:维生素E缺乏病(vitamin E deficiency)多数由于维生素E体内贮存不足、摄入量少、吸收差或需要量多而引起。早产儿缺乏维生素E时临床上出现贫血、水肿,鼻部有水样分泌物,面、颈及头部有丘疹样皮疹。在儿童及成人中表现为神经、肌肉症状及不育。

维生素E缺乏时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溶血性贫血,故血红蛋白降低,网织红细胞增多及周围血象中可见异形红细胞增多。

(2)实验室诊断方法的评价:血浆维生素E含量测定是评价维生素E营养状况的一种方法,但血浆维生素E值与总脂含量有关,血脂低时,血浆维生素E值也降低;实际上体内不缺乏维生素E,因此需用每克脂类维生素E的含量来表达。成人以血浆中维生素E浓度<0.8mg/dl总脂为维生素E缺乏,在小儿<0.6mg/g总脂才定为维生素E缺乏。诊断维生素E缺乏病后,用维生素E治疗,维生素E在血循环中可存在1~2天,故服用维生素E 3天后方可重测血中维生素E的含量。

(3)血浆维生素E值与细胞过氧化氢溶血试验:红细胞过氧化氢溶血试验是一种间接的方法,且有假阳性出现,例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葡萄糖-6-磷酸酶缺乏症,但该方法简单。血浆维生素E值与红细胞过氧化氢溶血试验之间的关系见表1。

相关疾病

vitamin E deficiency     红细胞增多     溶血性贫血     维生素E缺乏病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早产儿

维生素E说明书

药品名称

维生素E

英文名称

Vitamin E

别名

DL-α-生育酚醋酸酯;α-生育酚醋酸酯;产妊酚;醋酸产妊酚;醋酸维生素E;抗不育维生素;来益;生育酚;生育酚醋酸酯;维生素E(SD型);维生素E(SD型)粉状原料;维生素戊

分类

循环系统药物 > 调整血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 > 抗氧化剂

剂型

1mg,5mg,10mg,50mg;

2.注射剂:5mg(1ml),50mg(1ml);

3.胶丸:5mg,10mg,50mg,100mg;

4.口服液(Aquasol E,与水混合制剂):50mg(1ml)(相当于dl-α生育酚醋醋酸醋酸醋酸酯50U)。

维生素E的药理作用

维生素维生素E是一种基本营养素,确切功能尚不明,属于抗氧化剂,可结合饮食中的硒,保护细胞膜及其他细胞结构的多价不饱和脂酸,使其免受自由基损伤,保护红细胞免于溶血,保护神经与肌肉免受氧自由基损伤,维持神经、肌肉的正常发育与功能,亦可能为某些酶系统的辅助因子。其对生殖功能、脂质代谢等均有影响,可使腺垂体促性腺分泌细胞亢进,分泌增加,促进精子的生成和活动,增加卵巢功能,使卵泡增加,黄体细胞增大并增强孕酮的作用;缺乏时可使动物生殖器官受损,不易受精或引起习惯性流产。还能改善脂质代谢,缺乏时可使动物的胆固醇、三酰甘油等的含量增加,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大剂量的维生素E尚可促进毛细血管及小血管增生,并改善周围循环。有报道可改善糖尿病的代谢异常。

维生素E的药代动力学

口服易吸收,吸收过程需要胆汁存在。吸收后广泛分布于各组织,贮存于脂肪组织中,在肝脏代谢,与葡糖醛酸结合后,经胆汁排入肠道,由粪便排出。维生素E50%~80%在肠道吸收(十二指肠),吸收需要有胆盐与饮食中脂肪存在,以及正常的胰腺功能。与血浆β-脂蛋白结合,储存于全身组织,尤其是脂肪中,储存量可供4年所需。在肝内代谢,多量经胆汁排泄,少数从肾脏排出。

维生素E的适应证

用于各型白内障、糖尿病性视网膜性视网膜病、视神经萎缩、病毒性角膜炎、眼肌麻痹、各型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晶体后纤维增生、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黄斑变性、角膜变性及恶性眼球突出等疾病的支持治疗。用于冠状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及脂代谢紊乱;也可用于抗衰老。

维生素E的禁忌证

(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

1.(1)由于维生素K缺乏而引起的低凝血酶原血症患者;(2)缺铁性贫血患者。

2.药物对妊娠的影响:孕妇摄入正常膳食时,尚未发现有确切的维生素E缺乏。维生素E能部分通过胎盘,新生儿仅获得母亲血药浓度的20%~30%,故低出生体重婴儿,出生后可因储存少而致维生素E缺乏。

3.大量维生素E可致血清胆固醇及三酰甘油浓度升高。

维生素E的不良反应

严重的肺栓塞,此外尚有阴道出血、肠绞痛、肌无力及肌病(伴有血清肌酐激酶浓度升高及肌酸尿)、创伤痊愈速度减慢(动物实验)。

维生素E的用法用量

1.(1)口服给药:①一般用量:每次10~100mg,每天2~3次;②间歇性跛行:每天300~600mg,疗程3个月或更久。(2)肌内注射:每次5~10mg。

2.儿童:口服给药:一般用量:每天1mg/kg,早产儿每天15~20mg。

3.慢性胆汁淤积者:每天服水溶性制剂15~25mg。

药物相互作用

1.维生素E可促进维生素A的吸收、利用和肝脏储存,防止各种原因引起的维生素A过多过多症。同时可增加维生素AD的需要量。

2.影响脂肪吸收的药物,如液状石蜡、新霉素等,可影响维生素E的吸收。3考来烯胺因有吸附作用,可降低维生素E的吸收率。

4.同雌激素同用,如用量较大、疗程较长,则可诱发血栓静脉炎。

5.具有抗维生素K的作用,使凝血时间延长,与口服抗凝剂合用,增加抗凝作用。

6.口服避孕药可以加速维生素E的代谢。

7.同洋地黄合用,洋地黄的作用增强。

专家点评

由于维生素E能清除自由基,具有抗氧化作用,在维持机体健康及延缓衰老方面已日益受到重视。在防止组织再灌注损伤亦有重要作用。但对于用维生素E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癌症、抗衰老等的确切疗效尚待积累更多的资料证实。维生素E为脂溶性维生素。对生殖功能、脂质代谢等均有作用。可使腺垂体促性腺分泌细胞亢进,促精子的生成和活动,增加卵巢功能,使卵泡增加、黄体细胞增大和增强孕酮的作用,改善脂质代谢。维生素E大剂量使用尚可促进毛细血管及小血管增生,并改善周围循环。眼科可用于糖尿病性视网膜性视网膜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神经萎缩、病毒性角膜炎、各种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色素变性,黄斑变性等。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