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道 2016年04月05日修订版

BY banlang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概述

[穴位基础信息表]维道|Weidao|Weitao|Protecting Path|GB28|28|VB30|VB28|G28|G28|GB28

维道为经穴名(Wéidào GB28)[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54.。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外枢[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664.。属足少阳胆经[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54.。维道是足少阳胆经、带脉的交会穴[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54.[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664.。维即维系,道即轨道,此穴属足少阳,交会于带脉,有如维系诸经的轨道,故名维道[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54.

标准定位

维道穴在侧腹部,当髂前上棘的前下方,五枢前下0.5寸[参考资料]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医药基本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维道穴位于下腹部,髂前上棘内下0.5寸。仰卧取穴[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54.

维道穴位于腹侧,髂前上棘前下方,当五枢穴向前斜下0.5寸处[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664.。一说“对章门直下七寸”(《针灸集成》)。

维道穴的位置[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54.

维道穴的位置

维道穴的位置

维道穴的位置

维道穴的位置

取法

仰卧或侧卧位,在五枢穴前下0.5寸处取穴。

维道穴位于下腹部,髂前上棘内下0.5寸。仰卧取穴[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54.

穴位解剖

维道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腹部深筋膜、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筋膜、腹膜下筋膜。有旋髂浅深动、静脉。当髂腹股沟神经分布处。皮肤由肋下神经和髂腹下神经的外侧皮支分布。皮下组织内旋髂浅动脉有同名静脉伴行,该静脉汇入大隐静脉。(参看五枢穴)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髂腰肌[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54.

布有髂腹殷沟神经和旋髂浅、深动、静脉[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664.

特异性

足少阳、带脉之交会穴。

功效与作用

调理冲任,利水止痛。

维道穴有理肠化滞,束调带脉的作用[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54.

主治病症

维道穴主治少腹、前阴等疾患:如妇人带下、阴挺、少腹痛、腰腿痛、呕吐、不思饮食、水肿等[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54.

现代又多用维道穴治疗阑尾炎、附件炎、子宫内膜炎、盆腔炎等[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54.

维道穴主治少腹痛,腰胯痛,疝气,带下;以及子宫脱垂,盆腔炎等[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664.

1.妇产科系统疾病:子宫内膜炎,肾炎,附件炎,盆腔炎,子宫脱垂;

2.消化系统疾病:肠炎,阑尾炎,习惯性便秘;

3.其它:肾炎,疝气,髋关节疼痛。

刺灸法

刺法

一般斜刺1.0~1.5寸[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54.

直刺0.5~1寸;或斜刺2~3寸[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664.

1.向前下方斜刺0.8~1.5寸,局部酸胀;

2.深刺可及子宫圆韧带治疗子宫下垂,局部酸胀可扩散至小腹和外阴部。

灸法

可灸[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54.

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664.

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10~20分钟。

配伍

维道配巨髎,有活血止痛的作用,主治腰胯痛。

维道配脾俞、阴陵泉、关元,有调经止带的作用,主治月经不调,带下。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足少阳、带脉之会。

《针灸甲乙经》:咳逆不止,三焦有水气,不能食。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呕逆不止,三焦不调,水肿,不嗜食。

《类经图翼》:主治呕逆不止,三焦不调,不食,水肿。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