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口 2015年06月10日修订版

BY fengchuile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概述

条口为经穴名( Tiáokǒu ST38)。出《针灸甲乙经》。属足阳明胃经。条:长条;口:空隙。此穴位于胫腓骨间的长条空隙之中,故名[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85.

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8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另说“在上廉下一寸”(《太平圣惠方》);“膝下五寸许”(《针灸大全》)。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及隐神经的分支,腓深神经,及胫前动、静脉。

标准定位

条口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8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在小腿外侧,犊鼻( ST35)下8寸,犊鼻(ST35)与解溪( ST41)连线上。正坐或仰卧取穴[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85.

取法

正坐屈膝位,在犊鼻下8寸,犊鼻与下巨虚的连线上取穴。

在小腿外侧,犊鼻( ST35)下8寸,犊鼻(ST35)与解溪( ST41)连线上。正坐或仰卧取穴[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85.

穴位解剖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胫骨前肌→小腿骨间膜→胫骨后肌。[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85.

条口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胫骨前肌、趾长伸肌、长伸肌。血管、神经分布同足三里(有胫前动、静脉。分布着腓肠外侧皮神经及隐神经的分支,深层为腓深神经)。皮肤由腓肠外侧皮神经和隐神经双重分布。(参看足三里穴)

功用

舒筋活络,理气和中。

有疏风邪、祛寒湿的作用[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85.

主治病症

主治膝、胫、足等疾患。如膝胫酸痛、下肢麻木、脚气、转筋、跗肿、足缓不收、足底热等。现又多用以治疗膝关节炎、多发性神经炎、下肢瘫痪、肩关节周围炎等[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85.

1.运动系统疾病:肩周炎,膝关节炎,下肢瘫痪;

2.其它:胃痉挛,肠炎,扁桃体炎。

刺灸法

一般直刺0.8~1.2寸;可灸[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85.

刺法:直刺0.5~0.9寸,深刺可透承山,局部酸胀沉重,可扩散至小腿足背。

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温灸5~20分钟。

配伍

条口配足三里、承山、承筋,有清热凉血的作用,主治足下热,不能久立。

条口配肩,有舒筋活络的作用,主治肩周炎。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胫痛足缓失履,湿痹,足下热不能久立。

《备急千金要方》:胫寒不得卧;膝股肿,胻痠转筋。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