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獭肉

关联数据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关于獭肉

出处《别录》拼音名TǎRòu来源为鼬科动物水獭的肉。性味甘咸,寒。①《食疗本草》:"性寒,无毒。"②《饮膳正要》:"味咸,平,无毒。"功能主治治虚劳骨蒸,水肿胀满,二便秘涩,妇女经闭。①《别录》:"疗疫气,温病。"②《本草图经》:"主骨蒸热劳,血脉不行,营卫虚满及女子经络不通,血热,大小肠秘涩。"③《饮膳正要》:"咳嗽劳损。"④《医林纂要》:"益阴,杀鱼虫毒。"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或炙干入散剂。外用:煅存性研末调敷。注意①陶弘景:"不可与兔肉杂食。"②《本草图经》:"消阳气,宜少食。"③《医林纂要》:"忌柿同食。"附方①治寒热毒风水虚胀:水獭一头,剥去皮和五脏骨头尾等,炙令干,杵末。水下方寸匕,日二服。( ...

扫码访问

可用医学百科App / 微信 / 手机浏览器 扫码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