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饼 2010年04月06日修订版

BY banlang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柿饼含量高达65.22%,蛋白质1.5%,脂肪0.1%,且饼肉柔软,味甘蜜,耐藏耐运。

用柿饼加工的豌豆糕,凉甜可口,为夏令佳品。柿饼可治便血,解酒毒,对降低血压也有一定的作用,柿霜还可治喉痛,咽干及口疮等。

柿饼工艺流程

原料选择→刮皮→日晒→熏硫→捏软→整型→堆捂→晾摊→包装

柿饼制作方法

1.原料选择:应选果形大、形状整齐、果顶稍平坦、无缢痕、含糖量高、水分适中和少核的品种。果实色泽橙红和萼头发黄、充分成熟的果实,可制优良柿饼。采收后,剔除烂果和软果,再按大小分级。

2.刮皮:先摘除萼片,剪去果柄,需挂晒柿子应留“丁字形”拐把。然后用刮刀刮去一层薄皮。柿皮要刮干净,不得留顶皮和花皮,仅在柿蒂留取1厘米宽的果皮。

3.日晒:先铺好晒席,再把刮去皮的果实果顶朝上排列,进行晾晒,并时常翻动。

4.熏硫:若遇连续阴2天,每天可以熏硫一次,每次熏蒸20~30分钟。待天晴立即晾晒。

5.捏软:捏软时间最好选择晴天或有风的清晨,若果面返潮则不易捏破。经3~4天晾晒,果面发白、结皮,果肉稍软时,用手轻捏果实中部,挤伤果肉、促进柿果软化和脱涩,加快水分向外扩散,以缩短晾晒时间。捏时切勿用力过重,以免捏破后影响外观。隔2~3天,当果面干燥并呈现皱纹时可捏第二次。这次捏柿比第一次要重,将果肉硬块全部捏碎,捏散软核。又过2~3天后,当果面干燥至出现粗皱纹时,再捍第三次。此次将果心自茎部捏断,使果顶不再收缩。一般捏柿三次后即可。

6. 整型:一般是将柿果捏圆饼形。

7. 堆捃:当柿蒂周围剩下的柿皮干燥,果肉内外软硬一致,稍有弹性时,便可收集堆捂。将晒干的柿饼装进缸或者堆在木板上,厚约45厘米,上面用草席、麻袋或塑料布覆盖。经过4~5天,柿饼慢慢回软,内部糖分也随水分外渗至果面。

8. 晾摊:在有风的早晨取出柿饼,放通风阴凉处摊开,吹干果面,就有柿霜生成。摊晾的次数愈多,出霜就愈快愈好。

9. 包装:装入麻袋,放置干燥处。

柿饼质量标准

1.只形大而均匀,边缘厚而完整,不破裂,萼盖居中,修剪平整,贴肉而不翘。

2.柿霜以厚而白为好。

3.肉质以用手捏之软糯潮润,柿霜不脱、少核的为好。

4.口感软糯而甜,无粉,涩味,嚼之无渣或少渣。

注意事项

柿子出饼率高低因品种、成熟度和加工技术等不同而有差异,一般每100公斤柿子出饼25~30公斤。

《*辞典》:柿饼

出处

《日用本草》

拼音名

Shì Bǐnɡ

别名

干柿(《日华子本草》),柿花(《纲目》),柿干(《本草备要》)。

来源

为柿科植物柿的果实经加工而成的饼状食品,有白柿、乌柿两种。

原形态

植物形态详"柿蒂"条。

制法

参见"柿霜"条。

性味

甘涩,寒。

①陶弘景:"日干者性冷;火熏者性热。"

②《日华子本草》:"平。"

③《纲目》:"白柿,甘,平,涩,无毒;乌柿,甘,温,无毒。"

④《本草通玄》:"甘寒而涩。"

功能主治

润肺,涩肠,止血。治吐血,咯血,血淋,肠风,痔漏,痢疾。

①《别录》:"火柿主煞毒。疗金疮,火疮,生肉止痛。"

②陶弘景:"乌柿,火熏者断下,又疗狗啮疮。"

③《本草拾遗》:"日干者温补,多食去面皯,除腹中宿血;火干者,人服药口苦及欲吐逆,食少许立止。"

④《日华子本草》:"润声喉,杀虫。"

⑤《嘉佑本草》:"厚肠胃,涩中,健脾胃气,消宿血。"

⑥《日用本草》:"涩肠止泻,杀小虫,润喉音。治小儿秋深下痢。"

⑦《纲目》:"白柿治反胃,咯血,血淋,肠澼,痔漏下血。"

⑧《本草通玄》:"止胃热口干,润心肺,消痰。治血淋。便血。"

用法用量

内服:生食、煎汤或烧存性入散剂。

注意

脾胃虚寒,痰湿内盛者不宜食。

附方

①治痰嗽带血:青州大柿饼,饭上蒸熟,批开,每用一枚,掺真青黛一钱。卧时食之,薄荷汤下。(《丹溪纂要》)

②治咳嗽吐痰:干柿烧灰存性,蜜丸,滚水下。(《滇南本草》)

③治吐血、咯血、嗽血、咳血,及小便淋血、肠风泻血、痔热流血等证:柿饼一斤(青州出者,去蒂核),枇杷叶(刷去毛)、白果肉(去衣)、怀熟地各四两,生姜皮一两(炒焦黑),百部五两,天门冬、麦门冬(俱去心)各六两。用水五十碗,熬至十碗,滤出渣,再如法煎,共三次,取汁共三十碗,总和一处,入砂锅内,慢火熬至五碗,加炼蜜六两,收贮净磁瓶内。每早、午、晚各服十馀茶匙,白汤调服。(《本草汇言》)

④治热淋涩痛:干柿、灯心等分。水煎日饮。(《纲目》)

⑤治小便血淋:白柿、乌豆盐花煎汤,入墨汁服之。(《经验方》)

⑥治血淋:干柿,烧灰存性,为末。米饮调服。(《世医得效方》柿焚散)

⑦治肠风下血:棉花核(炒黑,去壳)三两,侧柏叶(炒黑)四两,槐米(炒)一两。柿饼蒸烂捣丸,清晨滚汤下四、五钱。(《绛囊撮要》柿饼丸)

各家论述

《纲目》:"柿乃脾、肺血分之果也。其味甘而气平,性涩而能收,故有健脾涩肠,治嗽止血之功。盖大肠者肺之合,而胃之子也。按方勺《泊宅编》云,刘掾病脏毒下血凡半月,自分必死,得-方,只以干柿烧灰,饮服二钱遂愈。又王缪《百一方》云,曾通判子病下血十年,亦用此方一服而愈,为散为丸皆可。与本草治肠澼,消宿血,解热毒主义相合,则柿为太阴血分之药,益可征矣。又《经验方》云,有人三世死于反胃病,至孙得一方,用干柿饼同干饭日日食之,绝不用水饮,如法食之,其病遂愈,此又一征也。"

摘录

《*辞典》

《医宗必读》卷七

方名

柿饼

组成

柿饼(烧存性)。

主治

反胃噎塞。

用法用量

每服1钱,酒送下。数服即效。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