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因 2015年11月04日修订版

BY fengchuile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内因为病因分类名[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5. 。即病因之一类[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80. 。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过度,致使气机紊乱,脏真损伤而成为致病因素[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5.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七情,人之常性,动之则先自脏腑郁发,外形于肢体,为内所因。”

参见三因:三因指三类不同致病因素的合称[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5. 。即内因、外因和不内外因[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5.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然六淫天之常气,冒之则先自经络流入,内合于脏腑,为外所因。七情人之常性,动之则先自脏腑郁发,外形于肢体,为内所因。其如饮食饥饱,叫呼伤气,尽神度量,疲极筋力,阴阳违逆,乃至虎狼毒虫,金疮踒折,疰忤附着,畏压溺等,有背常理,为不内外因。”宋代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以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损伤为内因;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为外因;其他如饥饱、劳倦、跌仆、虫兽等所伤为不内外因[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5. 。这种看法,对后世有较大的影响[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5. 。但较早提到三因的是东汉的张仲景,立论有所不同[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4. 。《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