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息 2015年06月30日修订版

BY fengchuile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概述

颅息为经穴名(Lúxī TE19)。出《针灸甲乙经》。属手少阳三焦经。颅:头颅;息:安宁。穴在头颅部,可安脑宁神,故名[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24.

颅息别名颅囟。属手少阳三焦经。在头部,当角孙与翳风之间,沿耳轮连线的上、中三分之一的交点处。布有耳大神经和耳小神经的吻合支,及耳后动、静脉。

标准定位

位于头部,角孙与翳风沿耳轮弧形连线的上1/3与下2/3的交点处[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24.

颅息在头部,当角孙至翳风之间,沿耳轮连线上的上、中1/3交点处。

取法

正坐或侧伏位,于耳后发际,当瘈脉与角孙沿耳轮连线的中点处取穴。

位于头部,角孙与翳风沿耳轮弧形连线的上1/3与下2/3的交点处[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24.

[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24.

穴位解剖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耳后肌[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24.

颅息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枕额肌。有耳后动、静脉。为耳大神经和枕小神经分布处。皮肤由耳大神经分布。皮内含有大量有毛囊、汗腺和皮脂腺。皮肤筋膜由致密的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构成,其内除上述皮神经外还有耳后动、静脉经过,针由皮肤、皮下筋膜刺入枕额肌的肌腹,该肌腹由面神经的耳后支支配。

功用

通窍聪耳,泄热镇惊。

有清热散风、开窍镇惊作用[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24.

主治病症

主要用于耳、目和神志疾患等。如头痛、耳鸣、耳聋、耳痛、目视不明、视网膜炎;小儿惊痫、瘈疭、呕吐涎沫、喘息等[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24.

头面五官科疾病:耳鸣耳聋,耳肿流脓,中耳炎,头痛,视网膜出血。

神经系统疾病:小儿惊风,瘈疭,呕吐涎沫。

呼吸系统疾病:喘息哮喘。

其他疾病:身热,胁肋痛不得转侧。

刺灸法

一般沿皮刺0.3~0.5寸,或三棱针点刺出血;可灸[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24.

刺法:平刺0.3-0.5寸,局部酸胀。

灸法: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配伍

本穴配风池、外关、太阳、足临泣治偏头痛;配翳风、耳门、听宫、听会治一切耳病;配风池、角孙、太阳、合谷治视网膜出血[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24.

颅息配听宫、听会、中渚,有开窍聪耳的作用,主治耳鸣,耳聋。

颅息配角孙、头维、太阳,有行气活血止痛的作用,主治偏头痛。

颅息配人中、中冲、合谷,有泄热镇惊的作用,主治小儿惊痫。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身热痛,胸胁痛不可反侧,颅息主之。

《针灸大成》:主耳鸣痛,喘息,小儿呕吐涎沫,瘈疭发痫。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身热头重,胁痛不得转侧。

《备急千金要方》:主小儿痫喘不得。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