痢疾 2015年07月06日修订版

BY fengchuile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概述

痢疾为病症名。为一种以腹痛、里急后重、排便次数增多及痢下赤白为主症的肠道传染病。多发于夏秋季节。多为饮食生冷不洁或感受暑湿疫毒,致肠道气血凝滞,传导失司而成。现代医学认为主要与感染痢疾杆菌或阿米巴原虫及某些肠道疾患有关。[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83.

痢疾,病名。见《济生方》。《内经》作“肠澼”,《伤寒论》称“下利”、“热利”,《肘后备急方》称“下痢”,《诸病源候论》称为痢病,《备急千金要方》称作“滞下”,后世多称痢疾。痢疾以腹部疼痛,大便次数增多而量少,里急后重,下黏液及赤白脓血样大便为特征。常因外受六淫及疫毒之气,内伤七情劳役,或饮食不慎,积滞肠中,传导失常所致。治宜分辨虚实。实证用清热化湿,凉血解毒,消积导滞等法。虚证用补中益气,温阳固涩等法。邪盛正虚者,宜扶正与祛邪法。亦可兼用行血调气,前人有“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之说。痢疾从病因分,有风痢、痧痢、暑痢、湿热痢、寒痢、热痢、疫痢、毒痢、气痢。从大便性状分,有赤痢、白痢、血痢、赤白痢、脓血痢、五色痢等。从病情轻重和病程分,有噤口痢、休息痢、奇恒痢、久痢、虚痢等[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63.

痢疾多发于夏、秋季节。古代文献将传染性强而病情危重者称为“时疫痢”和“疫毒痢”。现临床分为湿热痢、寒湿痢、疫毒痢、噤口痢和休息痢。见《济生方》。宋以前有肠澼、赤白沃、热利、痢病、下痢(或“痢”)、滞下等名称。《医碥》卷三:“痢由湿热所致,或饮食湿热之物,或感受湿热之气,积于肠胃,则正为邪阻,脾胃之运行失常,于是饮食日益停滞,化为败浊,胶粘肠胃之中,运行之机,益以不利,气郁为火,与所受湿热之气混合为邪,攻刺作痛,……”有腹痛泻次频仍,下利赤白粘冻,里急后重等症。后世更明确指出痢疾多由饮食不洁,感受疫毒之气,使肠道产生积滞,传导失常所致,当辨其虚实分别论治。而痢疾所下之赤白粘冻,《医学原理·痢门》谓:“其赤者血分受伤,属于小肠;白者气分受伤,属于大肠。”《明医指掌》:“湿热之积,干于血分则赤,干于气分则白。”在临床上,实证宜清热化湿,凉血解毒,消积导滞为法。邪盛正虚者,宜祛邪扶正,兼用行血调气,此所谓“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虚证当补中益气,温阳固涩。中医所说之痢疾,既等同于现代医学的痢疾,也包括阿米巴痢、溃疡性结肠炎、过敏性结肠炎及其他一些肠道感染、食物中毒等引致的肠道传化、吸收功能失调的疾病。

现代医学认为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以结肠化脓性溃疡性炎症为病理改变的肠道传染病。

针灸治疗痢疾效果较好。

中毒型菌痢病情急暴险恶,应采取综合治疗和抢救措施。

发病期间床边隔离,注意饮食。

痢疾的病因病机

痢疾病位在肠,初多累及胃肠,久病又多影响脾肾。

湿热痢:感受暑湿、疫毒之邪,食入不洁、生冷之物,外邪、食滞交阻肠腑,气机不利,大肠传导功能失职,湿热相搏,气血阻滞,脏腑脉络受损,而致下痢脓血。

寒湿痢:脾胃素虚,脏腑气弱,贪凉受寒,外邪暑湿乘虚而入,以致寒湿不化而成。

疫毒痢:感疫毒之邪,毒邪熏灼肠道,热毒内盛,引动内风,蒙蔽清窍而成。

噤口痢:湿热蕴结中焦,秽浊阻于肠腑,脉络受损,脾胃失其升降功能,以致呕恶不能食。

休息痢:迁延日久,中气虚弱,继而及肾,命门火哀,正虚邪恋,常因受凉或饮食不当反复发作。

痢疾的辨证分型

临床上,依病因、症状的不同,痢疾分有多种类型。常见的有湿热痢、寒湿痢、疫毒痢、噤口痢、休息痢等。湿热痢者,下痢赤白相杂、腹痛后重、肛门灼热,或兼寒热、心烦口渴、尿赤等;寒湿痢者,下痢黏滞白冻、喜暖畏寒、口淡不渴;疫毒痢者,病情急重而具有较强的传染性,痢下脓血多而粪便少,常伴高热神昏,剧烈腹痛;噤口痢者,多由湿热痢或疫毒痢演变而来,下痢赤白而呕恶不能食,症情较重;休息痢者,病程日久,时发时止,时重时轻,便次较少。[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83.

湿热痢:腹痛,痢下赤白脓血,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小便短赤,或兼恶寒发热,心烦口渴,苔黄腻,脉滑数。

寒湿痢:下痢赤白,白多赤少,粘冻,腹痛,里急后重,胃脘痞闷,神疲纳差,喜暖畏寒,舌淡苔白腻,脉濡缓。

疫毒痢:发病急骤,腹痛剧烈,痢下脓血,里急后重甚,兼有壮热口渴,烦躁不安,甚则神昏痉厥,舌质红绎,苔黄燥,脉滑数。

噤口痢:痢下赤白,胸脘懊憹,饮食不进,食则呕恶,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休息痢:下痢时发时止,日久不愈,发则下利脓血,腹痛,里急后重,倦怠怯冷,饮食减少,苔腻,脉濡缓。

痢疾的治疗

针灸治疗:以天枢、上巨虚等穴为主。湿热痢加曲池、内庭;寒湿痢加中脘、气海;疫毒痢加大椎、十宣;噤口痢加中脘、内关;休息痢加灸脾俞、胃俞、关元、肾俞。此外,呕恶加内关;里急后重加中膂俞、长强;发热加曲池;脱肛灸百会、长强。耳针:取大肠、小肠、直肠下段、下脚端、神门、脾、肾等穴,酌情选用3~5穴。急性痢疾用强刺激,每日治疗1~2次;慢性痢疾用轻刺激,隔日1次。水针:用5%葡萄糖液20毫升,分注两侧天枢穴,每日1次。[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83.

刺灸法

治则 清热利湿,通肠导滞,久痢则兼补益脾肾

处方 天枢 上巨虚 三阴交

方义 天枢为大肠募穴,是大肠腑气汇聚之处,调理胃肠气机;上巨虚为大肠下合穴,可运化湿滞,取“合治内腑”之意;三阴交乃是足三阴经脉交会,可健脾化湿。诸穴相合,可以调肠胃气血,气调则湿化滞行,血调则血行痢除。

随证配穴 湿热痢—曲池、内庭,寒湿痢—中脘、气海,疫毒痢—大椎、合谷、太冲,噤口痢—内关、中脘,休息痢—脾俞、肾俞、关元,久痢脱肛—百会。

操作 毫针刺,泻法,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对寒湿痢、休息痢可配合艾灸。

耳针法

选穴 大肠 胃 脾 肾 腹

方法 每次选3~4穴,毫针刺,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亦可揿针埋藏或王不留行籽穴位贴压,每3~5日更换1次。

穴位注射法

选穴 参照刺灸法穴位。

方法 黄连素注射液,或25%葡萄糖注射液,或维生素B1注射液,每穴每次注射0.5~1.0ml,每日1次。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