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聚 2016年09月28日修订版

BY banlang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概述

积聚(abdominal mass[参考资料]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amassment and accumulation[参考资料]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为病名[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31.。是指以腹内结块,或痛或胀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参考资料]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参考资料]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见《黄帝内经灵枢·五变》。

积聚为积病与聚病的合称[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31.。腹内结块,固定不移,并伴胀痛或刺痛为特征者称为积[参考资料]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腹中气聚,攻窜胀痛,时作时止为特征者称为聚[参考资料]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积和聚有不同的病情和病机:积是有形,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病属血分,乃为脏病;聚是无形,聚散无常,痛无定处,病属气分,乃为腑病[参考资料]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87-191.

积为脏病,脏有五,聚为腑病,腑有六,故又有五积六聚之名[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31.

积和聚在病情和病机上虽有不同,但二者病因相同,病机相关,故并而讨论[参考资料]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87-191.

积聚与癥瘕痃癖等证相类似[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31.

《医学入门》等书有以积聚为男子病,癥瘕为女子病者[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31.。又有从部位区分者[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31.

《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癥瘕痃癖痞源流》:“痞癖见于胸膈间,是上焦之病;痃积滞见于腹内,是中焦之病;癥瘕见于脐下,是下焦之病。……故积聚痃癖痞,多生于男子,而女子偶患之;癥瘕多生于女子,而男子偶患之。”

古人论述

《难经·五十五难》说:“故积者,五脏所生;聚者,六腑所成也。积者,阴气也,其始发有常处,其痛不离其部,上下有所终始,左右有所穷处;聚者,阳气也,其始发无根本,上下无所留止,其痛无常处,谓之聚。故以是别知积聚也。”《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积者,脏病也,终不移;聚者,腑病也,发作有时,展转痛移,为可治。”一般说,聚病较轻,为时尚暂,故易治;积病较重,为时较久,积而成块,故难治。

又如癥瘕证,大抵属于积聚之类。如《诸病源候论·癥瘕候》:“癥瘕者,皆由寒温不调,饮食不化,与脏器相搏结所生也。其病不动者,直名为癥,若病虽有结瘕而可推移者,名为癥瘕。瘕者假也,谓虚假可动也。”由此可知,瘕与积都具有形可征,坚硬不移的特点;瘕与聚皆有聚散无常的症状。因此,积与瘢,聚与瘕均为同一类的疾病。

此外,《诸病源候论》记载的“癖块”、《太平圣惠方》记载的“痃癖”、《医宗必读》记载的“痞块”等,按其病机的症状,均可归入积聚的范围,本篇不一一叙述。

积聚的病因

积聚的发生,多因情志郁结,饮食所伤,寒邪外袭以及病后体虚,或黄疸、疟疾等经久不愈,以致肝脾受损,脏腑失和,气机阻滞,瘀血内停,或兼痰湿凝滞,而成积聚。故《景岳全书·积聚》篇说:“积聚之病,凡饮食、血气、风寒之属皆能致之。”聚证以气机阻滞为主,积证以瘀血凝滞为主。但气滞日久,可致血瘀而成有形之积,有形之血瘀,亦必阻滞气机,故积聚在病机上有区别,亦有一定联系。积聚日久,均可导致正虚,一般初病多实,久病多虚。[参考资料]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87-191.

积和聚有不同的病情和病机:积是有形,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病属血分,乃为脏病;聚是无形,聚散无常,痛无定处,病属气分,乃为腑病[参考资料]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87-191.

情志失调

情志抑郁,肝气不舒,脏腑失和,气机阻滞,脉络受阻,血行不畅,气滞血瘀,日积月累而成[参考资料]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87-191.。《金匮翼·积聚统论》:“凡忧思郁怒,久不得解者,多成此疾。”

饮食所伤

酒食不节,饥饱失宜,损伤脾胃,脾失健运,不能输布水谷之精微,湿浊凝聚成痰,痰阻气机,血行不畅,脉络壅塞,痰浊与气血搏结,乃成本病[参考资料]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87-191.。亦有饮食不调,因食遇气,食气交阻,气机不畅,而成聚证者[参考资料]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87-191.。《景岳全书·痢疾·论积垢》:“饮食之滞,留蓄于中,或结聚成块,或胀满鞕痛,不化不行,有所阻隔者,乃为之积。”以上说明饮食所伤可成积聚。

感受寒湿

寒湿侵袭,脾阳不运,湿痰内聚,阻滞气机,气血瘀滞,积块乃成[参考资料]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87-191.。《黄帝内经灵枢·百病始生》:“积之始生,得寒乃生。”亦有风寒侵袭,复因饮食所伤,脾失健运,湿浊不化,凝聚成痰,风寒痰食诸邪与气血互结,壅塞脉络,渐成本病。如《景岳全书·积聚》说:“不知饮食之滞,非寒未必成积,而风寒之邪非食未必成形,故必以食遇寒,以寒遇食,或表邪未清,过于饮食,邪食相搏,而积斯成矣。”

亦有外感寒邪,复因情志内伤,气因寒遏,脉络不畅,阴血凝聚而成积[参考资料]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87-191.。《黄帝内经灵枢·百病始生》:“卒然外中于寒,若内伤于忧怒,则气上逆,气上逆则六俞不通,温气不行,凝血蕴裹而不散,津液涩渗,著而不去,而积皆成矣。”

以上二者说明,内外合邪,皆可成为积聚[参考资料]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87-191.

它病转移

黄疸病后,或黄疸经久不退,湿邪留恋,阻滞气血;或久疟不愈,湿痰凝滞,脉络痹阻;或感染血吸虫,虫阻脉道,肝脾气血不畅,血络受阻。以上因素均可导致积聚[参考资料]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87-191.

积聚的病机

积聚的病因虽有多端,但其病机,主要是气滞而导致血瘀内结。至于湿热、风寒、痰浊,均是促成气滞血瘀的间接因素。同时本病的形成与正气强弱密切相关。正如《黄帝内经素问·经脉别论篇》说:“勇者气行则已,怯者则著而为病也。”本病的病机演变亦与正气有关,一般初病多实,久则多虚实夹杂,后期则正虚邪实。若血瘀内结,气机不得宣畅,或正虚邪实,气虚血瘀更甚,则积块增大更快。脾胃运化日衰,影响精血化生,正气愈虚,积块留著则不易消。若肝脾统藏失职,或瘀热灼伤血络,可致出血;若湿热蕴结中焦,可出现黄疸;如水湿泛滥,亦可出现腹满肢肿等症。[参考资料]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87-191.

类证鉴别

积聚应与痞满相鉴别。痞满是一种自觉症状,感觉腹部(主要是胃脘部)痞塞不通,胀满难忍,但不能触及到块物。若“痞块”则属于积聚范围。[参考资料]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87-191.

积聚的辨证治疗

积和聚均是指腹内有结块,或痛或胀的病证。积聚之证,按其病情和病机的不同,分别为积为聚;但就临床所见,每有先因气滞成聚,日久则血瘀成积,由于在病机上不能绝对划分,故前人每以积聚并称。为了临证便于掌握,所以分别叙述。[参考资料]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87-191.

积和聚虽然病因有相同,病机有联系,但其病机和证候必须严格区别,辨证治疗。聚证病在气分,为时尚暂,病情较轻,尚易治疗。积证由于气血痰湿壅塞,痹阴血络,瘀结为患,积而成块,为时较久,病情较重,故治疗上必须掌握正邪虚实的关系。一般初起邪实正未衰,以攻为主;中期邪伤正气,则宜攻补兼施;后期正气大伤,应在培补气血扶正的基础上,酌加攻瘀之剂。攻药可用消积、软坚、化痰之品以达逐渐化积,不可妄用下药。正如《丹溪心法·积聚痞块》篇说:“凡积病不可用下药,徒损真气,病亦不去,当用消积药使之融化。”同时积证日积月累,非伊朝夕,攻伐之品,亦当有渐,过则伤正,正气伤则不能运化,而邪反固,不可不慎。[参考资料]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87-191.

治疗上,《医宗必读·积聚》曾提出分初、中、末三个阶段的治疗原则很有现实意义。认为“初者,病邪初起,正气尚强,邪气尚浅,则任受攻;中者,受病渐久,邪气较深,正气较弱,任受且攻且补;末者,病魔经久,邪气侵凌,正气消残,则任受补。”所以临床应根据病史长短,邪正盛衰,伴有症状,辨明虚实的主次。若气滞血阻者,予以理气活血;血瘀为主者,予以活血化瘀散结;正虚瘀结者,应采用补正祛瘀之法。若病久正气大虚者,则又当朴益气血,培本为主。由于气聚可导致血瘀成积,积久正衰较甚,聚赘正衰较浅,所以在气聚阶段应予及时治疗,以免聚而成积,终属难治。[参考资料]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87-191.

积聚日久,损伤气血,故在治疗上要始终注意保护正气,攻伐之药,用之不宜过度,邪衰应扶正达邪,以免伤正。正如《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说:“大积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参考资料]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87-191.

聚证

肝气郁滞/肝气郁结

积聚·肝气郁结证(amassment and accumulation with syndrome of liver qi depression[参考资料]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是指肝失疏泄,气机郁滞,以腹胀或痛,情志抑郁,喜叹息,胸胁或少腹胀闷窜痛,妇女乳房胀痛,月经不调,苔白,脉弦等为常见症的积聚证候[参考资料]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医药学名词(2010)[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肝气郁滞型聚证的症状

腹中气聚,攻窜胀痛,时聚时散,脘胁之间时或不适,苔薄,脉弦[参考资料]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87-191.

证候分析

肝失疏泄,气结成形作梗或气机逆乱,故腹中气聚,攻窜胀痛,气散则胀痛,即止。脘胁之间时或不适,脉弦均为肝气不舒,气机不利之象。[参考资料]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87-191.

治法

疏肝解郁,行气消聚[参考资料]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87-191.

肝气郁滞型聚证的方药治疗

以逍遥散为主方[296]。方中柴胡、白芍疏肝、柔肝;当归养血柔肝,薄荷散郁;白术、茯苓、甘草调理脾胃。如气滞较甚者,可加香附、青皮、广木香等疏肝理气之品。如兼瘀象者,加玄胡、莪术等。如年老或体虚者,可加党参以顾其虚。如寒湿中阻,症见脘腹痞满,食少纳呆,舌苔白腻,脉象弦缓者,可用木香顺气散[54]以温中散寒,行气化湿。[参考资料]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87-191.

食滞痰阻

积聚·食滞痰阻证(amassment and accumulation with syndrome of food stagnation and phlegm blockade[参考资料]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是指饮食停滞,痰湿壅阻,以腹胀或痛,时有条索状物聚起,按则胀痛加剧,便秘纳呆,脘闷不舒,苔腻,脉弦滑等为常见症的积聚证候[参考资料]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医药学名词(2010)[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食滞痰阻型聚证的症状

腹胀或痛,便秘,纳呆,时有如条状物聚起在腹部,重按则胀痛更甚,舌苔腻,脉弦滑[参考资料]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87-191.

证候分析

食滞肠道,脾运失司,湿痰内生,痰食互阻,气机不畅,故见胀痛,便秘,纳呆。痰食阻滞,气聚不散,故腹部有条状物出现。苔腻,脉弦滑均为湿痰和气滞之征象。[参考资料]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87-191.

治法

导滞通便,理气化痰[参考资料]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87-191.

食滞痰阻型聚证的方药治疗

以六磨汤[69]为主方。方中大黄、枳实、槟榔化滞通便;沉香、木香、乌药理气祛湿。食痰下达,气机通畅,则瘕聚自散。如痰湿盛者,可加陈皮、半夏、茯苓以增强化痰和中之力。[参考资料]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87-191.

若痰湿较重,兼有食滞,腑气虽通,苔腻不化者,可用平胃散[98]加山楂、六曲等以健脾消导,燥湿化痰。[参考资料]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87-191.

聚证虽实证多见,但反复发作,脾气损伤,可常服香砂六君子汤[253],健脾和中,以扶正气。[参考资料]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87-191.

积证

气滞血阻

气滞血阻型积证的症状

积块软而不坚,固着不移,胀痛并见,舌苔薄,脉弦[参考资料]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87-191.

证候分析

气滞血阻,脉络不和,积而成块,故胀痛并见,固着不移。病属初起,积犹未久,故软而不坚。脉弦为气滞之象。[参考资料]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87-191.

治法

理气活血,通络消积[参考资料]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87-191.

气滞血阻型积证的方药治疗

以金铃子散[219]和失笑散[116]为主方。方中以金铃子疏肝理气;玄胡活血止痛;并以失笑散活血化瘀,气血流通,通则不痛,积块可散。[参考资料]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87-191.

若气滞血阻较甚,兼有寒象者,可用大七气汤[23]。方中青皮、陈皮、桔梗、香附、藿香行气散结,桂心、三棱、莪术温通血络,软坚散结。[参考资料]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87-191.

若见寒热身痛,舌苔白腻,脉浮弦大者,是兼外感风寒之表证。宜宣表理气,通滞去积,可用五积散[64]。本方汇集解表、散寒、祛湿、化痰、行气、利水、活血、通络、温中、止痛之药于一炉,以治积证初起又兼外感,气机不利所导致的一系列阻滞不通的证候,能使其逐步消散。若积久正虚,非本方所能奏效。[参考资料]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87-191.

瘀血内结

瘀血内结型积证的症状

腹部积块明显,硬痛不移,面黯消瘦,纳减乏力,时有寒热,女子或见月事不下,舌苔薄边暗或质紫或见瘀点,脉细涩[参考资料]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87-191.

证候分析

积块日久,明显增大,硬痛不移,面黯,是气血凝结,脉络阻塞,血瘀日甚。纳减乏力,消瘦,时有寒热,系营卫不和,脾胃失调所致。女子月事不下,舌暗紫,脉细涩,均示病在血分,瘀血内结之象。[参考资料]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87-191.

治法

祛瘀软坚,兼调脾胃[参考资料]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87-191.

瘀血内结型积证的方药治疗

以膈下逐瘀汤[379]为主方。方中当归、川芎、桃仁、红花、赤芍、五灵脂、丹皮、玄胡活血化瘀;香附、乌药、枳壳行气止痛;甘草益气缓中。并可加川楝子、三棱、莪术等以增强祛瘀软坚之力。如积块大而坚硬作痛,可合用鳖甲煎丸[390]以化瘀软坚,并有补益之功。以上两方,可与六君子汤[67]间服,以补益脾胃,为攻补兼施之法。[参考资料]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87-191.

正虚瘀结

正虚瘀结型积证的症状

积块坚硬,疼痛逐渐加剧,面色萎黄或黧黑,消瘦脱形,饮食大减,舌质淡紫,舌光无苔,脉细数或弦细[参考资料]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87-191.

证候分析

积块日久,血络瘀结,故日益坚硬,疼痛加剧。中气大伤,运化无权,故饮食大减,消瘦脱形。血瘀日久,新血不生,营气大虚,故面色萎黄,甚则黧黑。舌质淡紫无苔,脉细数或弦细,均为气血耗伤,津液枯竭,血瘀气机不利之象。[参考资料]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87-191.

治法

大补气血,活血化瘀[参考资料]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87-191.

正虚瘀结型积证的方药治疗

以八珍汤[17]合化积丸[72]为主方。积块日久,正气大伤,方用八珍汤以大补气血。如舌光无苔,脉象细数,阴伤甚者,可加生地、北沙参、石斛等以养其津液。虽正气大伤,但积块坚硬,气血瘀滞,故用化积丸以软坚破瘀活血而图缓功,不能急于求成。[参考资料]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87-191.

积聚的其他疗法

外治法

积证不论初起或久积,均可配合外治法,临床上一般采用阿魏膏[备注]阿魏膏(《景岳全书》):羌活、独活、玄参、官桂、赤芍、穿山甲、苏合油、生地、豭鼠矢、大黄、白芷、天麻、红花、麝香、土木鳖、黄丹、芒硝、阿魏、乳香、没药或水红花膏[备注]水红花膏(《景岳全书》):红蓼子、大黄、朴硝、山桃、石灰、酒酵,有助于消积散瘀[参考资料]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87-191.

积聚的预后

积证始起,若能治疗及时,医护得当,可望痊愈或好转。若病邪久稽,脾失转输,三焦决渎不利,血瘀络阻,水湿内聚,则有转为鼓胀的可能[参考资料]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87-191.

积证见有黄疸,或见吐血、便血,或后期转为鼓胀,均属重证,可参照有关各篇辨证治疗[参考资料]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87-191.

文献摘录

《黄帝内经灵枢·五变》:“人之善病肠中积聚者,何以候之?答曰:皮肤薄而不泽,肉不坚而淖涤,如此则肠胃恶,恶则邪气留止,积聚乃伤脾胃之间,寒温不次,邪气稍至,蓄积留止,大聚乃起。”

《难经·五十五难》:“病有积、有聚,何以别之?然:积者,阴气也;聚者,阳气也。故阴沉而伏,阳浮而动。气之所积名日积,气之所聚名曰聚。故积者,五脏所生;聚者,六腑所成也。积者,阴气也,其始发有常处,其痛不离其部,上下有所终始,左右有所穷处;聚者,阳气也,其始发无根本,上下无所留止,其痛无常处,谓之聚。故以是别知积聚也。”

《景岳全书·积聚》:“积聚之病,凡饮食、血气、风寒之属,皆能致之,但日积日聚,当详辨也。盖积者,积垒之谓,由渐而成者也;聚者,聚散之谓,作止不常者也。由此言之,是坚硬不移者,本有形也,故有形者曰积;或聚或散者,本无形也,故无形者曰聚。诸有形者,或以饮食之滞,或以脓血之留,凡汁沫凝聚,旋成癞块者,皆’积之类,其病多在血分,血有形而静也。诸无形者,或胀或不胀,或痛或不痛,凡随解随发,时来时往者,皆聚之类,其病多在气分,气无形而动也。”

《圣济总录·积聚门》:“癥瘕癖结者,积聚之异名也,证状不一,原其病本大略相似。”

《张氏医通·积聚》:“李士材曰,按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然攻之太急,正气转伤,初中末三法,不可不讲也。初者病邪初起,正气尚强,邪气尚浅,则任受攻;中者受病渐久,邪气较深,正气较弱,任受且攻且补;末者病根经久,邪气侵凌,正气消残,则任受补。盖积之为义,日积月累,匪朝伊夕,所以去之亦当有渐,太急则伤正气,正伤则不能运化,而邪反固矣。余尝用阴阳攻积丸通治阴阳二积,药品虽峻,用之有度,补中数日,然后攻伐,不问其积去多少,又与补中;待其神壮而复攻之,屡攻屡补,以平为期。经曰,大积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过则死。故去积及半,纯与甘温调养,使脾土健运,则破残之余积,不攻自走,必欲攻之无余,其不遗人夭殃者鲜矣。经日,壮则气行则已,怯者则著而成病。洁古云,壮人无积,惟虚人则有之。皆由脾胃怯弱,气血两衰,四气有感,皆能成积。若遽以磨坚消积之药治之,疾似去而人已衰,药过则依然,气愈消,痞愈大,竞何益哉。善治者,当先补虚,使血气壮,积自消也。不问何脏,先调其中,使能饮食,是其本也。虽然,此为轻浅者言耳,若夫大积大聚,不搜而逐之,日进补养,无益也,审知何经受病,何物成积,见之既确,发直入之兵以讨之,何患其不愈。”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