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五苓散 2009年12月10日修订版

BY banlang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中医妇科治疗学》:加减五苓散

处方

桂木2钱,白术2钱,茅术2钱,砂壳1钱半,云苓皮4钱,泽泻2钱,扁豆壳8钱,猪苓2钱。

功能主治

温运脾阳,渗湿利水。主妊娠子肿,湿滞而兼脾虚,肢体面目浮肿,胸闷不食,腰酸腿软,小便时少,苔白而腻,脉寸滑关濡。

用法用量

水煎,温服。

摘录

《中医妇科治疗学》

《济阳纲目》卷五十七:加减五苓散

处方

人参、白术、赤茯苓、香薷、泽泻、猪苓、莲肉、麦冬(去心)各等分。

功能主治

心经伏暑,小便赤浊。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4钱,水煎服。

摘录

《济阳纲目》卷五十七

《朱氏集验方》卷四:加减五苓散

处方

木猪苓7钱,白茯苓7钱,白术7钱,板桂7钱,泽泻1两,南木香3钱,丁香3钱,沉香3钱,槟榔3钱,白豆蔻3钱半。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肿疾。

用法用量

每服1钱半,煎白樟柳汤,空心温点服。

如要取水,加甘遂半钱在药内,利3-5次,又当以匀气药止之。

摘录

《朱氏集验方》卷四

《普济方》卷二七五引《百一》:加减五苓散

处方

沉香、檀香、生熟、地黄、升麻、干葛、芍药、黄耆、黄芩、羚羊角、犀角、连翘、甘草、防风各等分。

功能主治

恶疮项上有瘿,及漏疮。一切脓疱、热疮及发背。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3钱,白水煎服;仍煎服何首乌散。

摘录

《普济方》卷二七五引《百一》

《辨证录》卷七:加减五苓散

处方

白术2两、茯苓1两、泽泻3钱、薏仁3钱、豨莶草3钱、肉桂3钱。

功能主治

肾疸,身体面目俱黄,小便不利,不思饮食,不得卧。阴疸,手足皆冷,颜色晦暗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辨证录》卷七

《冯氏锦囊·杂症》卷五:加减五苓散

处方

留白广皮3两(炒),苍术4两(炒黄),白术5两(炒黄),白茯苓6两(焙),甘草2两(炙),白扁豆6两(炒黄),泽泻2两(炒),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脾虚湿热作泻。

用法用量

每用黑沙糖调,煨姜汤下。

摘录

《冯氏锦囊·杂症》卷五

《济阴纲目》卷九

组成

猪苓、泽泻、白术、茯苓、阿胶(炒)。

主治

妊娠尿血。

用法用量

每服4钱,用车前子、白茅根浓煎,温服。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医方大成》卷六引《济生》

别名

五苓散

组成

赤茯苓(去皮)、猪苓(去皮)、泽泻、白术、茵陈各等分。

主治

饮酒、伏暑,郁发为疸,烦渴引饮,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4钱,水1盏,煎至8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附注

五苓散(《丹溪心法》卷三)。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加减五苓汤”。

《痘疹金镜录》卷一

组成

猪苓、泽泻、白术、茯苓、肉桂少许。

功效

分理阴阳。

主治

小儿吐泻。

用法用量

加生姜、大枣,同煎服。

加减

吐泻并作,加藿香、木香、苍术;寒吐寒泻,则乳片不消,下利清白,腹痛,加煨干姜;腹痛,加煨芍药;热吐热泻,则吐利黄水,泻下如筒,加炒黄连、黄芩;久泻,加诃子、肉果;久吐,加丁香;宿食不消,吐泻馊酸猩臭,加山查、神曲、麦芽、枳壳;伤食甚者,加槟榔、草果;小便不利,加滑石;吐泻久而成虚渴,加人参、麦门冬、天花粉;脾胃受湿,倍加白术、半夏;饮食不进,加益智、大腹皮;虚胀,加卜子、大腹皮;胃口作痛,加草豆蔻、沉香、山查;胸膈饱闷,加枳壳;饮食不易消,加枳实;小便自利,去猪苓;生痰,去桂,加橘红;夏月暑泻甚者,加黄连、白扁豆;小腹痛,加盐炒茱萸;胃气不足,加人参、炒黄米、煨芍药。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