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囊肿 2009年01月22日修订版

BY banlang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疾病别名

孤立性骨囊肿

疾病分类

骨与创伤科

疾病概述

骨囊肿主要见于儿童及青年,是一种发展很慢的良性肿瘤样骨疾患。囊肿大部分为单房性,亦可为多房性。真性骨囊肿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常见的部位是肱骨上端,股骨上端,胫骨上端和桡骨下端。

疾病描述

骨囊肿是一种囊肿样的局限性骨的瘤样病损,并非真正的囊肿。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或发于长骨干骺端,依次为肱骨上段,股骨上段、胫骨上端和桡骨下端,囊肿腔内含有浆液或血清样液体,骨囊肿在骨生长过程中,病损可逐渐移向骨干。

症状体征

多数无明显症状,有时局部有隐痛或肢体局部肿胀,绝大多数病人在发生病理性骨折后来就诊。 X线表现 干骺端有圆形或椭圆形界限清楚的透亮区,骨皮质也不同程度的膨胀变薄,以囊肿中心处皮质最薄。

疾病病因

病因不明

病理生理

骨囊肿是一种囊肿样的局限性骨的瘤样病损,并非真正的囊肿。囊肿腔内含有浆液或血清样液体,骨囊肿在骨生长过程中,病损可逐渐移向骨干。

诊断检查

X线表现 干骺端有圆形或椭圆形界限清楚的透亮区,骨皮质也不同程度的膨胀变薄,以囊肿中心处皮质最薄。

治疗方案

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骨囊肿可以自愈,特别在骨折后,囊肿可被新骨填塞。近年来有学者用甲泼尼龙(甲基强的松龙)注入囊腔取得良好效果。注射剂量按病人的年龄和囊腔大小而定,年轻病人的囊肿可注入80—200mg,每2个月可重复注射1次,最多可注射7次,一般2—3次即可,注射后,多数可恢复正常骨结构,其机制尚不清楚,很可能是由于微结晶破坏囊壁的结缔组织内衬,形成了继发性成骨性修复。

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无效,可行刮除植骨术,刮除应彻底,防止复发,病理性骨折可按骨折治疗原则处理。

预后及预防

无特殊

特别提示

1、本疾病主要见于儿童及青年。

2、骨囊肿是骨的瘤样病变,又称孤立性骨囊肿。经彻底刮除再加植骨术后,预后良好。

3、如合并病理性骨折,应按骨折治疗,骨囊肿可能愈合消失,应定期复查。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