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针疗法 2009年12月28日修订版

BY banlang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耳针疗法 针刺疗法之一。指针刺耳廓特定穴位治疗疾病的方法。

《灵枢·口问》“耳为宗脉之所聚”,指出了耳与全身经脉、脏腑的密切联系。利用针灸刺激耳廓治疗疾病,在历代医学文献中均有散在记载,民间亦有流传,但未形成系统。50年代以来,通过吸收国外研究成果,临床应用有了突出的发展,已成为一种系统的针刺疗法。耳针疗法目前已由单纯针刺发展为埋针、温针、电针、水针、穴位离子透入、艾灸、割治和放血等多种方法。

适应症

耳针适应证很广,凡针灸适应病症均可酌情应用,并可用作针刺麻醉。 常用于各种痛症、消化系统病症、高血压病、无脉症、脉管炎、神经衰弱、腮腺炎、落枕、扭伤、痛经、产后宫缩痛、鼻炎、梅尼埃(美尼尔)病、麦粒肿、急性结膜炎、荨麻疹、慢性肝炎、输液或输血反应、带状疱疹、晕车、晕船、休克、中暑等。也有用于减肥、戒烟者。

禁忌症

耳郭有炎症或烧伤、冻伤者禁用。妊娠2-5个月或习惯性流产的孕妇慎用。妊娠5-9个月者,不采用内生殖器、内分泌、腹、盆腔等穴。

方法及内容

1.探查耳穴。①压痛点探查法:用探针或毫针柄端、火柴棒圆头等在疾病相应区域周围逐渐向中心探查,当探针接触到敏感点时(即压痛最剧点),即停止探查,在此将探针稍加压力,使留下一凹陷痕迹,作为进针标志。②电测定法:检查方法可参考耳穴探测器说明。

2.耳郭穴区皮肤常规消毒。

3.针刺方法。①左手固定耳郭,右手持1.5-3cm的28-30号毫针,对准所选耳穴,快速捻转进针。深度以刺入软骨而不透过对侧皮肤为度。局部应有痛、热、胀、沉重感,甚至某些患者有麻、凉、暖流感等。②留针一般为20-30min。慢性病或某些急性炎症、疼痛、发作性疾病也可留针1-2h或更长时间。留针期间,可间歇捻转或通以低频脉冲电15-20min。③出针后,用无菌棉球稍加按压,防止出血。

4.对一些患慢性病需要较长时间治疗及不能每天接受治疗者,可用耳穴埋针法,即用耳揿针埋入耳穴皮内,还可采用耳穴压迫法,将火柴棒小段或菜籽、小磁片、绿豆、金属小丸等,按压在耳穴上,用胶布固定,并轻轻揉按至产生针感为止。埋压期间,嘱患者每天自行揉按局部,慢性病3-4次/d,急性痛症发作时即揉按。

5.针刺耳穴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埋压法3-7d换1次,夏季应适当缩短,以防感染。

注意事项

1.注意严密消毒。如发现针眼发红、局部疼痛,应及早按感染处理。耳穴埋针时,嘱患者在洗澡、洗头时,切勿浸湿耳郭,否则应及时取下,重新消毒埋针。

2.检查耳郭敏感点时,用力要均匀;用耳穴探测器时要注意识别因出汗等造成的假象。

3.对扭伤及肢体活动障碍的患者,进针后待耳郭充血发热时,嘱患者适当活动患部,有助于提高疗效。

4.发生晕针时,可按体针疗法处理。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