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杼 2012年04月28日修订版

BY banlang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概述

大杼,经穴名。出《灵枢·刺节真邪》。别名背俞。属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手太阳之会。八会穴之骨会。在背部,当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布有第一、二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及第一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和颈横动脉降支。主治感冒,发热,头痛,咳嗽,喘息,项强,肩背痛等。斜刺0.3-0.5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定位

大杼在背部,当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取法

正坐低头或俯卧位,在第一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穴位解剖

大杼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菱形肌、上后锯肌、骶棘肌。有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皮肤有第七颈神经和分布着第一、二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皮下筋膜致密,由脂肪及纤维束组成。纤维束连于斜方肌表面的背深筋膜与皮肤。副神经在斜方肌前缘中下1/3连接处深进该肌下面,与第三、四颈神经的分支形成神经丛,支配该肌。针经上列结构深进,可进第一肋间隙,或经横突间肌及其韧带,如盲目进针,经胸内筋膜,穿胸膜腔至肺,极易造成气胸。

特异性

手足太阳经之交会穴;八会穴之一,骨会大杼。

功用

强筋骨,清邪热。

主治病症

1. 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

2.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头痛,癫痫;

3. 运动系统疾病:颈椎病,腰背肌痉挛,膝关节骨质增生;

4. 其它:咽炎,感冒,骨结核。

刺灸法

刺法:向内斜刺0.5~0.8寸,局部酸胀,针感可向肩部扩散。

灸法:艾炷灸5~7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配伍

大杼配夹脊、绝骨,有强筋骨,通经络,调气血的作用,主治颈椎病。

大杼配列缺、尺泽,有理肺止咳平喘的作用,主治咳嗽,气喘。

文献摘要

《甲乙经》:足太阳、手太阳之会。

《素问》:大杼、膺俞(中府)、缺盆、背俞(风门),此八者,以泻胸中之热也。

《大成》:主筋挛癫疾。

研究进展

支气管哮喘 用白芥子、甘遂等敷贴大杼、肺俞等穴,冬发喘者于三伏贴,夏发喘者于三九贴,治疗3700例,有良好疗效。

慢性支气管 以大杼、风门等,敷药配合微波透入,治疗300例,有良好疗效。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配风门、肺俞等,用着肤灸、火针法,治疗30例,均有较好疗效。

坐骨神经痛 配神阙、命门,针刺放血,治疗54例,有较好疗效。

牙痛 据报道,对50例牙痛患者进行检查时,大杼穴均有压痛,针刺有较好疗效。

麦粒肿 针刺大杼4~6分深,出针放血。

对肺功能的调整作用 据报道针刺大杼穴可增加通气量。并可使针麻患者开胸后,肺的通气量代偿性增加。

对钙代谢的影响 据报道针刺大杼、飞扬、足三里等,留针7分钟,可使血钙增加1mg%,留针15分钟增加3mg%,再继续延长留针时间,血钙不再发生相应变动。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