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 2015年07月09日修订版

BY fengchuile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概述

鼻为五官之一。又名明堂。隆起于面部中央。上端连于额部,名为頞,又名山根、下极、王宫。前面下端尖部高处,名为鼻准,又名准头、面王、鼻尖。鼻准两旁圆形隆起部分,名为鼻翼。鼻之下部有两孔,名为鼻孔。頞以下至鼻准,有鼻柱骨突起,又名鼻梁、天柱。鼻孔内有鼻毛。鼻孔深处称为鼻隧。鼻为呼吸出入之门户,为肺之窍。鼻病多与肺脏有关,也与脾、胆等脏器有涉。经脉中,手阳明经,“上挟鼻孔”;足阳明经,“起于鼻,交頞中,下循鼻外”;手太阳经,支者“抵鼻”。足阳明之筋,“下结于鼻”;足太阳之筋,“结于鼻”。[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731.  

鼻是脊椎动物的嗅觉感受器,其原始型是体部最前端一部分上皮内陷形成嗅窝,由嗅细胞(olfactorycell)及其支持组织组成的嗅上皮(olfactory epi-thelium),有嗅神经分布。在嗅窝形成广阔陷腔的动物,此腔称为鼻腔。文昌鱼的嗅窝是单一的,位于头部背面稍近左侧。在圆口类进一步加深,称为鼻管。板鳃类的鼻位于吻的下面,与口腔相通连。在其他鱼类,两侧均有鼻孔,但不与口腔通连而只具外鼻孔(external nares)。鱼类的鼻与眼的发达成反比例,可认为对集群、捕食、回游及重返河川有用处。

在两栖类以上的脊椎动物,外鼻孔始以内鼻孔(inter-nal nares)与口腔或咽相通。在爬行类以上的动物,鼻孔长而复杂,分成多个小室,形成颇为发达的鼻腔,扩大嗅上皮的面积使作用更为有效。可是到了鸟类和灵长类反而有退化倾向。哺乳类的鼻分为外部及其后方的内部,外鼻视种类而有延长成吻的。在鼻腔的内壁有为粘膜所包被、借软骨或骨支持的水平褶襞,以增大鼻腔壁面积,称为鼻甲(nasal concha)。

鼻甲的嗅觉灵敏的有蹄类和食肉类显著发达。灵长类的嗅觉较差,鼻甲数目亦少,嗅神经也只分布于其上部一小部分即嗅部(regio olfactoria);其余部分称为呼吸部(regio respiratoria)。鼻甲根据其所属骨块,可区分为颚骨甲、鼻骨甲和筛骨甲。在以哺乳类为主包括某些鸟类和爬行类,其包围鼻腔的骨块内有鼻窦与鼻腔相通连。又鼻腔的中央有由部分筛骨及软骨板(septal cartilage)形成的鼻中隔(nasalsepturn)。在鼻腔内还有两种腺体,即散在的小腺(嗅腺,Bowman gland)和位于鼻底外侧的大腺(Stenson gland);但在哺乳类多有退化倾问。鼻同时是呼吸气的出入孔道,有温暖吸气、防止尘埃的作用,作为呼吸器起始部具有重要意义。

鼻nose是呼吸道的起始部分,能净化吸入的空气并调节其温度和湿度,它也是嗅觉器官,还可辅助发音。鼻包括外鼻、鼻腔和鼻旁窦三部分。

外鼻

外鼻是指突出于面部的部分,由骨和软骨为支架(图2-29),外面覆以皮肤构成。上端较窄,位于两眼之间叫鼻根,下端高突的部分叫鼻尖,中央的隆起部叫鼻背,鼻尖两侧向外方膨隆的部分叫鼻翼。

鼻尖和鼻翼处的皮肤较厚,富含皮脂腺和汗腺,与深部皮下组织和软骨膜连接紧密,容易发生疖肿,故发炎时,局部肿胀压迫神经末梢,可引起较剧烈疼痛。

鼻腔

鼻腔nasal cavity以骨性鼻腔和软骨为基础,表面衬以粘膜和皮肤而构成。鼻腔由鼻中隔分为左、右两腔,前方经鼻孔通外界,后方经鼻后孔通咽腔。每侧鼻腔可分为鼻前庭和固有鼻腔两个部分。

鼻前庭是指由鼻翼所围成的扩大的空间,内面衬以皮肤,生有鼻毛,有滞留吸入尘埃的作用,此外皮肤与软骨膜紧密相贴,所以发生疖肿时,疼痛甚剧。

图2-29 外鼻软骨

固有鼻腔是指鼻前庭以后的部分,后借鼻后孔通咽,其形态与骨性鼻腔基本一致,由骨和软骨覆以粘膜而成。每侧鼻腔有上、下、内、外四个壁。上壁(顶)较狭窄,与颅前窝相邻,由鼻骨、额骨、筛骨筛板和蝶骨构成,筛板的筛孔有嗅神经穿过,下壁(底)即口腔顶,由硬腭构成。内侧壁为鼻中隔,由骨性鼻中隔和鼻中隔软骨共同构成,鼻中隔多偏向一侧,偏向左侧者多见。在鼻中隔前下部的粘膜内有丰富的血管吻合丛,约90%的鼻出血(鼻衄)发生于此,临床上叫易出血区。外侧壁(图2-30)上有三个突出的鼻甲,由上而下依次叫上鼻甲、中鼻甲和下鼻甲,各鼻甲下方的间隙分别叫上鼻道、中鼻道和下鼻道。上鼻甲的后上方的凹窝叫蝶筛隐窝。各鼻甲与鼻中隔之间的间隙叫总鼻道。切除中鼻甲后,在中鼻道中部可见一个凹向上的弧形裂隙叫半月裂孔,裂孔上方的圆枕形隆起叫筛泡。在中、上鼻道和蝶筛隐窝有鼻旁窦开口,下鼻道有鼻泪管开口。

图2-30 鼻腔外侧壁(鼻甲切除)

固有鼻腔粘膜按其性质可分为嗅部和呼吸部。嗅部粘膜覆于上鼻甲以上及其相对的鼻中隔部分,呈淡黄色或苍白色,内含嗅细胞,能感受气味的刺激。其余部分覆以粉红色的呼吸部粘膜,粘膜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和粘液腺,上皮有纤毛,可净化空气并提高吸入空气的温度和湿度。

鼻旁窦

鼻旁窦由骨性鼻旁窦表面衬以粘膜构成,鼻旁窦粘膜通过各窦开口与鼻腔粘膜相续。鼻旁窦对发音有共鸣作用,也能协助调节吸入空气的温度和湿度。由于鼻腔和鼻旁窦的粘膜相延续,鼻腔炎症可引起鼻旁窦发炎。

四对鼻旁窦中上颌窦最大,位于上颌骨体内,上壁是眶下壁,较薄,当上颌窦炎或肿瘤时,常可破坏骨质侵入眶内;下壁邻近上颌磨牙,紧邻骨质菲薄的牙根,故牙根感染常波及上颌窦;前壁在眶下孔下方处较薄,进行上颌窦手术时即由此处凿开;内侧壁为鼻腔外侧壁,邻近中、下鼻道,在下鼻道前上部骨质较薄,上颌窦穿刺即由此处刺入。上颌窦开口于半月裂孔的后部,由于开口位置较高,所以上颌窦发炎化脓时引流不畅,易造成窦内积脓。额窦开口于半月裂孔前端。筛窦开口于中鼻道和上鼻道。蝶窦开口于蝶筛隐窝。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