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五里 2015年06月08日修订版

BY fengchuile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概述

足五里为经穴名(zúwǔlǐ LR10)。首见《针灸甲乙经》,原名五里。《圣济总录》始名足五里。足:下肢;里,居也,穴居下肢,为足厥阴肝经倒数第五穴,因名[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23.

标准定位

位于股前区,气冲( ST30)直下3寸,动脉搏动处。仰卧取之[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23.

足五里在大腿内侧,当气冲(足阳明经)直下3寸,大腿根部,耻骨联合的下方,长收肌的外缘。

取法

仰卧位伸足,先取曲骨穴旁开2寸处的气冲穴,再于其直下3寸处取穴。

位于股前区,气冲( ST30)直下3寸,动脉搏动处。仰卧取之[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23.

穴位解剖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长收肌→短收肌→大收肌[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23.

足五里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长收肌、短收肌。皮肤由髂腹股沟神经和生殖股神经的股支分布。大腿深筋膜又称阔膜,是全身最厚而坚韧的筋膜,但在大腿的前内侧比较薄弱,形成隐藏静脉裂孔或称卵圆窝。该部深筋膜有大隐静脉穿过。在窝的外侧缘和下缘形成镰刀形的镰状缘。覆盖该窝的深筋,由于血管神经的穿过呈筛状,称为筛状筋膜,其深面由内向外排列有股表脉、股动脉和股神经。

功用

舒理肝经之气,清利下焦湿热。

有理气活血,疏经通络的作用[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23.

主治病症

主治以少腹、前阴疾患为主。如少腹胀满、小便不利、睾丸肿痛、阴囊湿痒、肠风下血、四肢倦怠、嗜卧、股内侧疼痛等。现代又常用于治疗尿潴留、遗尿等[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23.

生殖系统疾病:阴囊湿疹,睾丸肿痛。

泌尿系统疾病:尿潴留,遗尿。

其他疾病:股内侧痛,少腹胀满疼痛,倦怠,胸闷气短。

刺灸法

一般直刺0.5~0.8寸;可灸[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23.

刺法:直刺0.5-0.8寸,局部酸胀,可扩散至大腿前侧面。应注意避开股动、静脉。

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配伍

足五里配血海、三阴交、风市,有养血祛风的作用,主治阴囊湿疹。

足五里配气海,太冲,有舒肝理气止痛的作用,主治睾丸肿痛。

足五里配中极、阴陵泉,有清热利湿的作用,主治尿潴留。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少腹中满,热闭不得溺,足五里主之。

《备急千金要方》:主心下胀满而痛上气。

《类经图翼》:主治肠风热闭不得溺,风劳嗜卧四肢不得举。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