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子午补泻

关联数据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关于子午补泻

子午补泻针刺补泻手法之一。即左右捻转补泻。见《针灸大成》。因左转为顺转,从子位转向午位;右转为逆转,从午位退向子位,故名。法以左转为顺,从子位转向午位,属阳,为补;右转为逆,从午位退向子位,属阴,为泻。女子则以阴为主,以右转为顺为补,左转为逆为泻。《针灸大成》 卷四:“此乃宣行荣卫之法也。故左转从子,能外行诸阳;右转从午,能内行诸阴。”又:“男子……以阳为主,故左转顺阳,为之补;右转逆阳,为之泻。女子……以阴为主,故右转顺阴,为之补;左转逆阴,为之泻。此常法也。然病有阴阳寒热之不同,则转针取用出入当适宜所宜。假令病热则刺阳之经,以右为泻,以左为补;病寒则刺阴之经,以右为补、左为泻。此盖用阴和阳、用阳和阴,通变之法也。”参见“捻转补泻”:捻转补泻为针刺补泻法之一。原称子午补泻。是运用左转右转等捻转动作以行补泻的一种方法。所谓左转,是指术者右手拇指前进,食指后退,针身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

扫码访问

可用医学百科App / 微信 / 手机浏览器 扫码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