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 2016年04月19日修订版

BY banlang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概述

子宫:1.哺乳动物的子宫;2.人类的子宫;3.经外奇穴名;4.耳穴名;5.经穴别名。

哺乳动物的子宫

哺乳类雌性个体输卵管一部分发生变化而成为受精卵着床后,与母体相联系直到分娩这一段时间完成胚胎发育的器官。相应地,子宫的起始部成为狭义的输卵管,子宫的末端成为阴道。从阴道一直到子宫,可因哺乳类种类的不同,左右一对器官发生不同程度的愈合。根据这种愈合程度,将子宫分成以下几个类型。

(1)双子宫(uterus duplex),两侧子宫未曾合一(例如,有袋类和齧齿类);

(2)中隔子宫(uterus bipa-rtitus),在外形上愈合得很好,但内部由隔壁分为两部分(例如齧齿类的一部分);

(3)双角子宫(uterus bicornis),仅在下半合而为一(例如食肉类);

(4)单一子宫(uterus simplex),全部合(例如,灵长类)。子宫壁,特别是面向子宫腔的子宫内膜,与发情周期、月经周期以及妊娠期相关连,可反复出现显著的发育和衰退。

人类的子宫

子宫为脏器名。出《神农本草经》。即胞宫[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0.。亦名子宫、子脏、子处、女子胞、胞脏、血脏[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81.。是女性内生殖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主要是主月经和孕育胎儿,属奇恒之府[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81.。位于带脉之下,小腹之中,前有膀胱,后有直肠,下口连接阴道,在脏腑与天癸、冲、任、督、带共同作用之下,完成其生理功能[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81.。和肝、肾、心、脾有密切关系。冲、任二脉皆起于胞中,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妇女发育成熟,冲、任盛于胞中,就有月经来潮和生育能力。[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3.

《千金翼方·杂病》:“重者子宫下垂。”

子宫的位置

子宫位于盆腔中部,膀胱与直肠之间。其位置可随膀胱与直肠的充盈程度或体位而有变化。直立时,子宫体几乎与水平面平行,子宫底伏于膀胱的后 上方,子宫颈保持在坐骨棘平面以上。成人正常的子宫呈轻度前倾、前屈姿势,前倾即子宫轴与阴道轴之间呈向前开放的角度,前屈为子宫体与子宫颈之间的弯曲。 子宫的正常位置主要依靠子宫诸韧带、盆膈、尿生殖膈及会阴中心腱等结构维持,这些结构受损或松弛时,可以引起子宫脱垂。子宫可分为底、体、峡、颈四部,其上端钝圆隆起,位于两侧输卵管子宫口以 上的部分为底;下段窄细呈圆柱状的部分为颈,是炎症和癌肿的多发部位,子宫颈又分为阴道上部及阴道部。底与颈之间的部分为体;体的下部与颈之间的狭窄部分为峡,子宫峡 随妊娠期逐渐扩展,临产时明显形成子宫下段,产科常在此处进行剖腹取胎。子宫两侧缘的上部与输卵管相接处,称子宫角。子宫前面隔膀胱子宫陷凹与膀胱上面相邻,子宫颈阴道上部的前方借膀胱阴道隔与膀胱底部相邻,子宫颈阴道部借尿道阴道隔与尿道相邻;子宫后面借直肠子宫陷凹及直肠阴道隔与直肠相邻。

子宫位于盆腔中央,膀胱和直肠之间。正常成年未孕女子子宫呈前倾前屈位,子宫的固定装置主要是盆膈和阴道的承托和韧带的牵引固定。四对韧带是子宫阔韧带、子宫圆韧带、子宫主韧带、骶子宫韧带。

宫呈倒置扁梨形,前面扁平,后面稍突出,壁宽腔小,上端宽而游离,朝前上方;下端较窄,呈圆柱状,插入阴道的上部。成年女性的子宫平均的长、宽、厚分别为7×5×3厘米,子宫腔容量约5ml。

子宫阔韧带

(1)子宫阔韧带:位于子宫两侧,为呈冠状位的双层腹膜皱襞。上缘游离,包裹输卵管,其外侧端移行于卵巢悬韧带。下缘和外侧缘与盆底和盆侧壁的腹膜较行,内侧缘与子宫前、后面的腹膜相续。 子宫阔韧带可分三部分:①卵巢系膜,为卵巢前缘与子宫阔韧带后叶间的部分,由阔韧带后叶向后包裹卵巢所形成。②输卵管系膜,为输卵管与卵巢系膜根之间的 部分。③子宫系膜,为子宫阔韧带的其余部分,内含子宫血管、淋巴管、神经及大量疏松结缔组织,称之为子宫旁组织。子宫阔韧带的作用是限制子宫向两侧移动。

(2)子宫主韧带:又称子宫颈横韧带,位于子宫阔韧带基底部,由结缔组织和平滑肌纤维构成。连于子宫颈与盆侧壁之间,呈扇形,向下与盆膈上筋膜愈着。子宫主韧带是固定子宫颈,使其维持在坐骨棘平面以上的重要结构, 损伤或牵拉造成该韧带松弛后,容易引起子宫脱垂。

(3)子宫圆韧带:呈圆索状,由结缔组织和平滑肌纤维构成。长约12~14cm。起自子宫角,输卵管附着部的前下方,在子宫阔韧带前叶覆盖下弯向盆侧 壁前行,越过髂外血管至腹壁下动脉外侧,经深环入腹股沟管,出浅环附着于阴阜及大阴唇皮下,它是维持子宫前倾的主要结构。

(4)骶子宫韧带:由结缔组织和平滑肌纤维构成,起自子宫颈后面,向后呈弓形绕过直肠外侧,附着于骶骨前面。其表面有腹膜覆盖,形成直肠子宫襞。该韧带的 作用是向后上方牵引子宫颈,防止子宫前移,使子宫维持前屈姿势。

(5)耻骨子宫韧带:由结缔组织构成,起自子宫颈前面,向前呈弓形绕过膀胱外侧,附着于耻骨盆面,韧带表面有腹膜覆盖,形成膀胱子宫襞。耻骨子宫韧带的作 用是限制子宫后倾后屈。

血管、淋巴及神经

子宫动脉为营养子宫的主要动脉,起自髂内动脉的前干,沿盆侧壁向前内下方走行,进入子宫阔韧带基底部,在距子宫颈外侧约 2cm处,横向越过输尿管盆部的前上方,至子宫颈侧缘迂曲上行,沿途分支进入子宫壁。主干行至子宫角处即分为输卵管支及卵巢支,后者在子宫阔韧带内与卵巢动脉分支吻合,故子宫的血液供应也有一部分来自卵巢动脉。子宫动脉与输 尿管盆部交叉后,向下发出阴道支,分布于阴道上部。子宫静脉丛应于子宫两侧,由该丛发出的小静脉常汇合成两条子宫静脉,最后汇入髂内静脉。此丛前接膀胱静脉丛,后连直肠静脉丛,向下与阴道静脉丛相续,合成子宫阴道静 脉丛。

子宫底和子宫体上部的多数淋巴管,沿卵巢血管上行,注入腰淋巴结和髂总淋巴结。子宫底两侧的一部分淋巴管,沿子宫圆韧带注入腹股沟浅淋巴结。子宫体下部及子宫颈的 淋巴管,沿子宫血管注入骼内淋巴结或骼外淋巴结,一部分淋巴管向后沿骰子宫韧带注入骶淋巴结。盆内脏器的淋巴管之间均有直接或间接的吻合,因此,如患子宫癌时,可有广泛转移。

子宫的神经来自盆丛分出的子宫阴道丛,随血管分布于子宫和阴道上部。

不同时期的子宫保养

子宫是女性最重要的生殖器官之一,被人们誉为“胎儿的宫殿”、“月经的故乡”和“生命的摇篮”,可见,子宫对于人类多么重要。然而,从子宫发育成熟,开始履行自己的繁重使命——形成并排出月经、生儿育女,直至衰老退居第二线,始终面临着各种伤、病的威胁。众所周知,子宫颈糜烂、子宫颈癌、子宫肌瘤、子宫体癌和子宫破裂等等都是妇女的常见病。有人统计过,因子宫患病而住院的病人,竟占妇科疾病住院病人总数的三分之一左右。因此,每一位妇女为了自己的健康,为了顺利地完成生儿育女的特殊使命,必须特别注意做好对子宫的保护。从少年时期开始直至晚年,都要保护好子宫,它并不只是生育期的事情。

少年时期

这是女性身体各组织、器官生长发育最迅猛也是最重要的时期,子宫也不例外。为了使子宫发育良好,子宫体既不前倾亦不后倾,少女应加强体育锻炼,合理进餐,不要盲目节食或拒食脂肪类食品,坚持生活有规律,讲究精神卫生,这些均有益于子宫的生长发育。少数少女偶尔也会患“妇科病”,威胁子宫的健康,应及早治疗,不可拖延。

青春期

月经来临,标志着子宫发育基本成熟,也是青春期的开始。这时,子宫与外界有了通路,给病原体以可乘之机。因此,必须加强对子宫的保护,特别重要的是,一定要切忌早婚早育。研究表明,女性过早结婚和生育,由于子宫发育尚未完全成熟,难以担负起孕育胎儿的重任,容易使子宫发生多种疾病,据调查,少女比成年妇女更易发生难产,子宫破裂的机会显著增多,分娩后也易出现子宫脱垂。

生育期

进入生育期,子宫也随之进入了“多事之秋”。因此,加强子宫保护就显得特别重要。在这个时期内,首先要避免反复多次的人工流产,偶尔一次人工流产,若准备充分,操作正规,对子宫的损害尚不严重,但反复人工流产,特别是两次人流之间相隔时间甚短,子宫则难以承受,常会导致子宫感染或子宫损伤,也会影响再次受孕,对将来的胎儿也有害。其次,应该杜绝婚外性生活,以减少子宫被感染的机会或降低子宫颈癌的发病率。研究表明,性生活紊乱,性伙伴过多,是子宫颈癌的重要发病因素。第三,讲究性生活卫生和做好孕期保健。不洁的性生活是子宫感染的重要原因,这就要求丈夫们的通力合作。包皮垢是诱发子宫癌的刺激物,故包皮过长的男子应进行包皮环切手术,并讲究性器官的卫生。在妊娠期间,子宫的负担明显加重,很容易发生异常,所以,必须做好产前检查,特别警惕有无阴道流血和胎位异常,一旦发现要立即就医。分娩时子宫最易受到损伤,更应加强保护。产褥期要休息好,避免过早干重活,防止子宫脱垂的发生。

绝经期

绝经以后,子宫虽已退役,但并非安全无事,不能掉以轻心。相反,老年妇女患子宫癌的机会会增多,因此,绝经后也要保护好子宫,要特别警惕阴道流血。宫颈接触性出血是子宫颈癌的主要表现,切不可忽视,同时,更年期之后,应坚持适当的锻炼,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合理进食,不吸烟,防止肥胖。研究资料表明,肥胖和吸烟会增加子宫颈癌的发病率。

怀孕后子宫的变化

怀孕后母体为适应胎儿的生长发育出现一系列变化,其中尤以子宫的变化显著。在怀孕前子宫只有小鸭梨大,重50克,体积约7厘米×4.5厘米×3.5厘米。到足月妊娠时,子宫重1000克,增加了20倍,可容纳胎儿、羊水等5000毫升内容物,足月子宫长35厘米,宽25厘米,厚22厘米左右,子宫随着胎儿增长的需要而增大,妊娠3个月(停经13周),在耻骨上2-3恒指处可摸到子宫底部;妊娠4个月(停经17周),子宫底部位于脐与耻骨的中间;妊娠5个月(停经21周),子宫底部平脐,这时从外观可见腹部隆起;妊娠31周,子宫底部在脐与胸骨剑突之间;足月时,子宫底在剑突下2-3横指;当胎儿头入骨盆后,子宫底可降低。

经外奇穴名·子宫

子宫为经外奇穴名(zǐgōng EX-CA1)[参考资料]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医药基本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出《备急千金要方》[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3.。《针灸大全》列作奇穴[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3.。别名侠玉泉、肖必。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中极旁开3寸[参考资料]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医药基本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参考资料] 孙国杰主编. 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43.。有调经理气,升提下陷的作用。

拼音

zǐgōng

代号

EX-CA1

别名

侠玉泉(《奇穴图谱》),肖必(《福州民间针灸经验录》)。

出处

《针灸大成》:子宫二穴,在中极两旁各开三寸。

标准定位

子宫穴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中极旁开3寸[参考资料]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医药基本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参考资料] 孙国杰主编. 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43.

子宫穴位于脐下4寸中极穴旁开3寸处[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3.

原说子宫穴位在“中极两旁各二寸”,今多据《针灸大成》定位于脐下4寸(中极)再旁开3寸处[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2.

经外奇穴——子宫穴的位置

子宫穴

取穴

患者卧位,在脐下4寸,旁开3寸处取穴。

仰卧位,于耻骨联合上缘旁开3寸,再向上1寸取穴[参考资料]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 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392-393.

穴位解剖

子宫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参考资料] 孙国杰主编. 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43.

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髂腹下神经和腹壁浅动脉分布;深层有髂腹股沟神经的肌支和腹壁下动脉分布;再深层可进入腹腔刺及小肠[参考资料] 孙国杰主编. 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43.

有腹内、外斜肌,腹横肌;并有腹壁浅动、静脉,髂腹下神经及其伴行的动、静脉通过[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2.

功效与作用

子宫穴有调经理气,升提下陷的作用。

主治病症

子宫穴治子宫下垂,月经不调,痛经,崩漏,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内膜炎,不孕症,阴挺,疝气,腰痛,尿频等。

子宫穴主治阴挺、月经不调、痛经、崩漏、不孕[参考资料] 孙国杰主编. 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43.

子宫穴主治阴挺、月经不调、痛经、不孕症、附件炎、盆腔炎、膀胱炎、肾盂肾炎、睾丸炎、阑尾炎等[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3.

子宫穴内应于子宫,常配伍中极、归来治疗妇科病[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2.。主治妇女不孕,月经不调,痛经,阴挺;以及阑尾炎,盆腔炎,睾丸炎等[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2.

妇科病:阴挺,月经不调,痛经,崩漏,不孕[参考资料]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 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392-393.

其他病:疝气,腰痛,尿频[参考资料]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 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392-393.

刺灸法

刺法

直刺0.8~1.2寸[参考资料] 孙国杰主编. 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43.

一般直刺1.0~1.5寸,孕妇禁针[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3.

直刺1.5~2寸,孕妇禁针[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2.

直刺0.8~1.2寸,局部有酸胀感,可向外生殖器放散[参考资料]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 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392-393.

针刺不能过深,以免穿过腹肌进入腹膜腔,刺伤内脏[参考资料]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 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392-393.

灸法

可灸[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3.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5分钟[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2.

配伍

子宫配足三里,有培补中气,固摄胞宫的作用,主治子宫脱垂。

子宫配三阴交、隐白,治功能性子宫出血[参考资料]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 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392-393.

子宫配归来、关元、筑宾、三阴交,治前列腺炎[参考资料]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 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392-393.

子宫配关元、气海、三阴交,治子宫脱垂[参考资料]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 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392-393.

文献摘要

《针灸大成》:子宫二穴,在中极两旁各开三寸。针二寸,灸二七壮,治妇人久无子嗣。

《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子宫,奇穴。……灸三至七壮。主治妇人不孕、子宫血肿、子宫内膜炎,亦治肠疝痛、睾丸炎、阑尾炎。

研究进展

对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影响:针刺子宫、关元、三阴交等穴对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内分泌具有一定的良性调节作用,其中对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素(LH)、雌二醇(E2)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参考资料]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 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392-393.

耳穴名·子宫

子宫为耳穴名。又称精宫。位于三角窝,耳轮缘内侧的中点。主治妇科病、阳痿等。一般用毫针、埋针、压籽法、刺血法等进行刺激。[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3.

经穴别名·子宫

子宫为经穴别名。[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3.

关元之别名

子宫为关元之别名[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3.。《经穴纂要》云出《经脉发挥》。详见关元条。

气穴之别名

子宫为气穴之别名[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3.。见《杨敬斋针灸全书》。 详见气穴条。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