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市 2016年08月24日修订版

BY fengchuile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概述

[穴位基础信息表]阴市|Yinshi|Yinshih|Fair in Shade|ST33|33|E33||M33|S33|St33

阴市为经穴名(Yīnshì ST33)[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95.。出《针灸甲乙经》。别名阴鼎[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39.。属足阳明胃经[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39.[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95.。阴为阳之对,指寒症,市是集聚之意,穴位居下,易为寒湿所聚,故名阴市[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95.。主治膝关节痛,下肢伸屈不利,腰痛,下肢不遂,腹胀,腹痛,腿膝酸痛,脚弱无力,痿痹,两足拘急,水肿,下肢瘫痪,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病变,腿膝麻痹酸痛,屈伸不利,小腹胀痛,疝气,腿膝痿痹,脚气,风湿性关节炎,髌上滑囊炎,髌骨软化症,心痛,脑血管病后遗症,消渴,糖尿病等。

别名

阴鼎(《针灸甲乙经》)。

出处

《针灸甲乙经》:阴市,一名阴鼎,在膝上三寸,伏兔下,若拜而取之。

穴名解

阴为阳之对,指寒症,市是集聚之意,穴位居下,易为寒湿所聚,故名阴市[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95.

《说文》:“阴,暗也。”与阳相对[参考资料] 柴铁劬.针灸穴名解[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阴,指人体的前阴部[参考资料] 柴铁劬.针灸穴名解[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市,为芾(fú)之误[参考资料] 柴铁劬.针灸穴名解[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上古遮蔽阴部的短裳谓之芾[参考资料] 柴铁劬.针灸穴名解[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阴市者,遮蔽阴部,今皆以阴市为“阴芾”,传抄讹误,由来已久矣[参考资料] 柴铁劬.针灸穴名解[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本穴治腰膝如注水、寒疝、痿痹、风湿、阴湿等诸阴寒疾患,犹治诸阴病之市集也,亦命名“阴市”之义也[参考资料] 柴铁劬.针灸穴名解[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揣本穴性能,属阳经,为阳为热,富于火力,故能消散阴翳,故别名又称“阴鼎”[参考资料] 柴铁劬.针灸穴名解[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鼎,炉灶也[参考资料] 柴铁劬.针灸穴名解[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所属部位

大腿[参考资料] 孙国杰主编. 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58.

阴市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阴市在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上3寸[参考资料]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参考资料] 孙国杰主编. 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55.

阴市位于股前区,髌底上3寸,股直肌肌腱外侧缘。正坐或仰卧取穴[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95.

阴市位于大腿前外侧,髂前上棘与髌骨外缘连线上,距髌底外侧端3寸处[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39.。一说阴市“当伏兔下行二寸,临膝取之”(《备急千金要方》)[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39.

阴市穴在足阳明胃经中的位置

阴市穴在足阳明胃经中的位置

阴市穴的位置

阴市穴的位置

阴市的位置

阴市穴的位置(足阳明胃经)

阴市的位置

阴市穴的位置(肌肉)

阴市的位置

阴市穴的位置(骨骼、血管)

取法

正坐屈膝位,在髌骨外上缘上3寸,当髂前上棘与髌骨外上缘的连线上取穴。

阴市位于股前区,髌底上3寸,股直肌肌腱外侧缘[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95.。正坐或仰卧取穴[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95.

正坐屈膝或仰卧,当膝盖外上缘直上4横指(一夫法)处取穴;或于伏兔与髌底外侧端连线中点处取穴[参考资料]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 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181.

穴位解剖

阴市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股外侧肌。有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股前皮神经及股外侧皮神经分布处。皮肤由股前皮神经和股外侧皮神经分布。皮下富有脂肪组织。大腿的阔筋膜坚韧致密,上方附于腹股沟韧带及髂嵴。髂嵴前缘的纵行纤维特别发达,增厚呈带状,称髂胫束。其上1/3分为两层,夹有阔筋膜张肌,向下止于胫骨外侧髁。所以行针时,髂胫束有抵抗感。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股直肌腱与股外侧肌之间→股中间肌[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95.

皮肤→皮下组织→阔筋膜→股外侧肌→股中间肌[参考资料] 孙国杰主编. 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55.

穴区神经、血管

同伏兔穴[参考资料] 孙国杰主编. 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55.

布有股前皮神经及股外侧皮神经,并有旋股外侧动脉降支通过[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39.

阴市穴的功效与作用

阴市有温经散寒,理气止痛的作用。

阴市有疏风通络的作用[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95.

阴市主治寒疝、膝冷如冰[参考资料] 柴铁劬.针灸穴名解[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古《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有:“治寒痛少腹有胀满,腰已下伏兔上寒如注水。”

主治病症

阴市穴主治膝关节痛,下肢伸屈不利,腰痛,下肢不遂,腹胀,腹痛,腿膝酸痛,脚弱无力,痿痹,两足拘急,水肿,下肢瘫痪,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病变,腿膝麻痹酸痛,屈伸不利,小腹胀痛,疝气,腿膝痿痹,脚气,风湿性关节炎,髌上滑囊炎,髌骨软化症,心痛,脑血管病后遗症,消渴,糖尿病等。

阴市穴主治膝关节痛、下肢伸屈不利、腰痛、下肢不遂、腹胀、腹痛[参考资料] 孙国杰主编. 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55.

阴市主治股、膝、腹等疾患:如腿膝酸痛、脚弱无力、痿痹、两足拘急、腹胀、水肿、腰痛、消渴、心痛等[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95.

现代多用阴市治疗下肢瘫痪、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病变等[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95.

阴市主治腿膝麻痹酸痛,屈伸不利,小腹胀痛,水肿,疝气等[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39.

阴市穴主治腿膝痿痹,屈伸不利,脚气;腹胀,腹痛[参考资料]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 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181.

运动系统疾病:风湿性关节炎,髌上滑囊炎,髌骨软化症,脑血管病后遗症;

其它:糖尿病,水肿。

刺灸法

刺法

一般直刺0.8~1.2寸[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95.

直刺1~1.5寸[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39.[参考资料] 孙国杰主编. 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55.[参考资料]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 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181.,局部有酸胀感[参考资料]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 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181.,可扩散至膝关节周围[参考资料]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 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181.

直刺0.5~1寸,局部酸胀,扩散至膝关节周围。

灸法

可灸[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95.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39.

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10~20分钟。

《针灸大成》:禁灸,《针灸甲乙经》:不可多灸。用热远热也。若遇阴极之证,必不得已而用之,可遵《针灸甲乙经》不可多灸之戒。

配伍

阴市配肝俞,有温经行气的作用,主治寒疝。

阴市配髀关、阳陵泉、足三里,有温经散寒的作用,主治膝腿冷痛,无力。

阴市配阳陵泉、犊鼻、足三里,治膝腿冷痛、无力[参考资料]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 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181.

阴市配环跳、阳陵泉、足三里、悬钟,治下肢不遂[参考资料]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 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181.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寒疝痛,腹胀满,痿厥,少气,阴市主之。

《针灸甲乙经》:阴市禁不可灸。

《针灸大成》:寒疝腹痛,阴市、太溪、肝俞。

《备急千金要方》:主腹中满,痿厥,少气。

《玉龙歌》:膝腿无力身立难,原因风湿致伤残,倘知二市穴能灸,步履悠然渐自安。

《灵光赋》:两足拘挛觅阴市。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