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吸入术 2010年01月07日修订版

BY banlang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操作名称

氧气吸入术

用品及准备

氧气装置1套(氧气装置有2种:①氧气筒、板钳、湿化瓶。②医院设氧气总供应站,通过管道输送到各用氧单位,各用氧单位设氧气开关、氧气流量表、湿化瓶)鼻导管、棉签、胶布或氧气面罩、漏斗。

方法及内容

携用物至患者床边,做好解释。先关紧流量表开关。打开总开关,再慢慢打开流量表开关,连接鼻导管,观察氧气流出是否通畅,然后关闭流量表开关。

1、鼻导管法  ①用湿棉签清洁鼻腔。②打开流量表将鼻导管用水湿润后,自鼻孔轻轻插入至鼻咽部,长度约为鼻尖至耳垂的长度。③用胶布将鼻导管固定于鼻梁部。④调节流量;缺氧伴有严重二氧化碳潴留患者,1-2L/min;无二氧化碳潴留患者,2-4L/min,心脏病、肺水肿患者,可用4-6L/min。⑤人工气道时可采用射流法。

2、口罩法  以漏斗代替鼻导管,多用于婴幼儿。将漏斗罩于患儿口鼻处,距离皮肤约1-3cm。也可用绷带适当固定,以防移动。一般流量4-5L/min。

3、面罩法  适用于无二氧化碳潴留的患者。①检查面罩各部功能是否良好。②放置面罩,使与患者面部密合,以橡皮带固定。③调节流量:一般3-4L/min,严重缺氧者7-8L/min。④高流量控氧浓度面罩:在氧流量6-15L/min时,吸入氧浓度(FiO2)分别可达24%、28%、35%、40%、50%。⑤气管切开氧罩:气管切开氧罩与带有40%、60%、100%三种给氧浓度的湿化缸相连。

4、鼻塞法  适用于长期用氧者,无导管刺激粘膜缺点,患者舒适,使用方便。①拭净鼻腔,将鼻塞塞入鼻孔,鼻塞大小以恰能塞严鼻孔为宜,塞入勿深。②调节流量同鼻导管法。

注意事项

1、切实做到放火、防油、防震。氧气筒存放阴凉处,周围严禁焰火或放置易燃物品,禁止在氧气表的各接头处涂油。

2、治疗过程中,经常观察患者缺氧情况有无改善、氧气装置有无漏气、流量表指示与流量是否正确。调节流量时,应先分离导管或移动面罩后进行。以防高压氧冲入呼吸道损伤粘膜。

3、持续用氧者,应经常检查鼻导管是否通畅,每8-12h更换鼻导管1次,并更换鼻孔插入,以减少对鼻粘膜的刺激与压迫。

4、筒内氧气切勿用尽,至少保留493.3kPa(5kg/cm2)压力,以防外界控制及杂志进入筒内,于再充气时引起爆炸。

5、氧气筒要有标志,注明“满”或“空”字样,以便于使用时鉴别。各班交接班时,应检查氧气装置是否有缺损、漏气,氧气量是否够用,如有缺损、漏气应补充及修理,以免影响急救和治疗。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