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海 2016年03月25日修订版

BY banlang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概述

血海:1.四海之一;2.经穴名;3.肝脏;4.经穴别名。

四海之一·血海

血海为四海之一[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63.。指冲脉[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63.。《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王冰注:“冲(脉)为血海。”血海又称十二经之海。《黄帝内经灵枢·海论》:“冲脉者为十二经之海,其输上在于大杼,下出于巨虚之上下廉。”冲脉上循脊里,与十二经脉会聚而贯通全身,因称。《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王冰注:“冲为血海”。其气血输注出入的重要穴位,上在大杼穴,下出于上巨虚和下巨虚穴。其症候:“血海有余,则常想其身大,怫然不知其所病;血海不足,亦常想其身小,狭然不知其所病。”

经穴名·血海

[穴位基础信息表]血海|Xuehai|Hsuehhai|Sea of Blood|SP10|10|RP10|RP10|MP10|Sp10|Sp10

血海为经穴名(Xuèhǎi SP10)[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63.。出《针灸甲乙经》。别名百虫窠[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60.。属足太阴脾经[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63.。血指气血,海即海洋,本穴善治各种血症,犹如聚溢血重归于海,故名血海[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63.

标准定位

血海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参考资料]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医药基本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血海在股前区,髌底内侧端上2寸,股内侧肌隆起处。或屈膝,医者以对侧掌心按其膝盖,2~5指向膝上伸直,大拇指约呈45。角斜置,大指尽处是穴[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63.

血海位于大腿内侧,髌骨内上缘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隆起处[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60.。或当屈膝成直角时,以对侧手掌按其膝盖,2~5指向膝上伸直,大指向膝内侧约呈45°角斜置,指端尽处取穴(《千金翼方》)[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60.

另说在膝上二寸半(《针灸甲乙经》。等);在膝上三寸(《备急千金要方》注);在膝上一寸(《类经图翼》)[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60.

取法

正坐屈膝位,在髌骨内上缘上2寸,当股内侧肌突起中点处取穴;或正坐屈膝,医生面对病人,用手掌按在病人膝盖骨上,掌心对准膝盖骨顶端,拇指向内侧,当拇指尖所到之处是穴。

血海在股前区,髌底内侧端上2寸,股内侧肌隆起处。或屈膝,医者以对侧掌心按其膝盖,2~5指向膝上伸直,大拇指约呈45。角斜置,大指尽处是穴[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63.

血海的位置[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63.

血海的位置

血海的取法

血海的位置血海的位置血海的位置

穴位解剖

血海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股四头肌内侧肌(股内侧肌)。有股动、静脉肌支。分布着股前皮神经及股神经肌支。皮肤由股前皮神经分布。皮下筋膜内脂肪较厚,有隐神经和大隐静脉行经。大腿前面阔筋膜内脂肪较厚,有隐神经和大隐静脉行经。大腿前面阔筋膜内纤维组织较外侧薄弱。针由皮肤、皮下筋膜穿大腿阔筋膜,进入股神经支配的股内侧肌。膝上内动脉起于动脉,在股骨内上髁上方紧贴骨内面深进,经半腱肌、半膜肌,大收肌腱与股骨骨面之间至膝关节前面,参加膝关节网。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股内侧肌[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63.

布有股前皮神经及股神经肌支;并有股动、静脉肌支通过[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60.

功用

调经统血,健脾化湿。

血海有调血、祛风、除湿等作用[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63.

主治病症

血海主治肝肾、皮肤及本经脉所过部位的疾患。如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痛经、经闭、产后血晕、阴部瘙痒、疥疮、疮疡、丹毒、淋病等[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63.

现代又多用血海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睾丸炎、荨麻疹、湿疹、皮肤瘙痒症、神经性皮炎、贫血、便血、尿血、下肢瘫痪、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炎等[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63.

血海主治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带下,五淋,湿疹,隐疹,阴部痒痛,股内侧痛等[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60.

1.妇产科系统疾病: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内膜炎;

2.皮肤病:湿疹,荨麻疹,皮肤瘙痒症,神经性皮炎;

3.其它:睾丸炎,贫血,下肢溃疡,膝关节炎。

刺灸法

刺法

一般直刺0.5~1.0寸[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63.

直刺1~1.5寸[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60.

直刺0.8~1寸,局部酸胀,可向髌部放散。

灸法

可灸[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63.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60.

艾炷灸或温针灸5~7壮,艾条灸10~20分钟。

配伍

血海配带脉,有调经统血的作用,主治月经不调。

血海配犊鼻、阴陵泉、阳陵泉,有舒筋活络,利关节的作用,主治膝关节疼痛。

血海配合谷、曲池、三阴交,有疏风清热凉血的作用,主治荨麻疹。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若血闭不通,逆气胀,血海主之。

《针灸大成》:暴崩不止,血海主之。

《类经图翼》:主带下,逆气,腹胀。

肝脏·血海

血海指肝脏[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60.。肝脏具有贮藏和调节血液的功能[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60.,故称。《黄帝内经素问·五脏生成》:“故人卧血归于肝。”王冰注:“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何者?肝主血海故也。”

经穴别名·血海

血海为经穴别名[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63.。即关元[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63.。《经穴纂要》云出《经脉发挥》。[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63.

关元为经穴名(Guānyuán CV4)。出《黄帝内经灵枢·寒热》篇。属任脉。小肠募穴;足三阴、任脉之交会穴。关:关藏;元:元气。穴在脐下3寸,为关藏人身元气之处,故名。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处。仰卧取穴。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有培肾固本、补气回阳、清热利湿作用。主要用于泌尿、生殖及肠胃疾患。如脐腹绞痛、癓瘕臌胀、小腹胀满、小便赤涩、遗尿、癃闭、水肿、遗精、阳痿、早泄、月经不调、崩漏、赤白带下、阴挺、阴痒、胞衣不下、产后恶露不尽、腹痛泄泻、痢疾脱肛等。现代又多用以治疗休克、细菌性痢疾、胃肠炎、尿路感染、肾炎、盆腔炎、睾丸炎、神经衰弱、高血压等。并有保健作用。本穴配中极治小便频数;配带脉、三阴交、血海治月经不调、带下;配命门、肾俞、太溪、百会治阳痿。一般直刺0.5~1.0寸。针前排空小便,孕妇慎用。可灸。现代研究:①针刺实验性细菌性痢疾狗或猴的“关元”,可使抗体效价增高。②关元捻针,可使膀胱神经支配完整的尿潴留患者逼尿肌收缩。[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80.

关元[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80.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