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苏止咳糖浆 2014年10月16日修订版

BY wangyuan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杏苏止咳糖浆药典标准

品名

杏苏止咳糖浆

Xingsu Zhike Tangjiang

处方

苦杏仁63g、陈皮47g、紫苏叶63g、前胡63g、桔梗47g、甘草16g

制法

以上六味,苦杏仁加温水浸泡24小时,水蒸气蒸馏,收集蒸馏液50ml至90%乙醇0.8ml中,测定氢氰酸含量,并稀释至每100ml中含0.1g氢氰酸的苦杏仁乙醇溶液,备用;紫苏叶、前胡、陈皮加水蒸馏,收集蒸馏液100ml,另器保存;上述四种药渣与桔梗、甘草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适量,加入蔗糖500g、苯甲酸钠3g及枸橼酸适量,煮沸使溶解,滤过,放冷,加入上述苦杏仁乙醇溶液50ml和紫苏叶等蒸馏液,用枸橼酸调节pH值为3.0~5.0,加水至1000ml,搅匀,即得。

性状

本品为浅棕黄色至棕黄色的黏稠液体;气芳香,味甜。

鉴别

(1)取本品20ml,置试管中,管中悬挂一条三硝基苯酚试纸,用软木塞塞紧,缓缓加热微沸,数分钟后,试纸显红色。

(2)取本品40ml,置500ml圆底烧瓶中,加水250ml,混匀,连接挥发油测定器,自测定器上端加水至刻度,并溢流人烧瓶中为止,再加石油醚(60~90℃)1.5ml,连接回流冷凝管,加热至沸,并保持微沸2小时,放冷,分取石油醚层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紫苏叶对照药材0.7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0~20μl、对照药材溶液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乙酸乙酯(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二硝基苯肼试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3)取本品20ml,加甲醇60ml,混匀,放置,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30ml使溶解,用水饱和正丁醇振摇提取3次,每次20ml,合并正丁醇层,用正丁醇饱和水洗涤2次,每次10ml,弃去水洗液,正丁醇层蒸于,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甘草酸铵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1,分别点于同一以1%氢氧化钠溶液制备的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正丁醇—冰醋酸—水(6:1:3)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

相对密度

应不低于1.19(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Ⅶ A)。

pH值

应为4.0~6.0(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Ⅶ G)。

其他

应符合糖浆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Ⅰ H)。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D)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0.5%醋酸(20:8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3nm。理论板数按橙皮苷峰计算应不低于4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橙皮苷对照品约12mg,精密称定,置100ml量瓶中,加甲醇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5ml,置25ml量瓶中,加50%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含橙皮苷24μg)。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10ml,置100ml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每1ml含陈皮以橙皮苷(C28H34O15)计,不得少于0.25mg。

功能与主治

宣肺散寒,止咳祛痰。用于风寒感冒咳嗽,气逆。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10~15ml,一日3次;小儿酌减。

贮藏

密封,置阴凉处。

注:  氢氰酸含量测定

取蒸馏液适量,加水20ml,加碘化钾试液与氨试液各2ml,用硝酸银滴定液(0.1mol/L)缓缓滴定,至溶液显出的黄白色浑浊不消失,即得。每1ml硝酸银滴定液(0.1mol/L)相当于5.405mg的氢氰酸(HCN)。

版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杏苏止咳糖浆中药部颁标准

别名/通用名

杏苏止咳露

拼音名

Xingsu Zhike Tangjiang

标准编号

WS3-B-1544-93

处方

苦杏仁 63g 桔梗 47g 紫苏叶 63g 甘草 16g 前胡 63g 陈皮 47g

制法

以上六味,苦杏仁加温水浸泡24小时,加热蒸馏,馏液导入盛有90%乙 醇的容器中,俟馏液量到达50ml时,停止蒸馏,馏液测定氢氰酸含量(中国药典1963年 版二部 519页杏仁水项下含量测定的方法),并稀释至每 100ml中含0. 1g的氢氰酸,备 用;紫苏叶、前胡、陈皮加热蒸馏,收集蒸馏液 100ml,另器保存;桔梗、甘草与上述 四种药渣,加水煎煮二次,每次 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静置。取上清液浓缩至 适量,加入蔗糖 600g及防腐剂适量,煮沸使溶解,滤过,放冷,加入上述杏仁水50ml和 紫苏叶等蒸馏液,加水至1000ml,搅匀,即得。

性状

本品为淡棕黄色的粘稠液体;气芳香,味甜。

鉴别

(1)取本品20ml,置试管中,管中悬挂一条三硝基苯酚试纸,用软木 塞塞紧,缓缓加热微沸,数分钟后,试纸显红色。

(2)取本品 2ml,加水10ml强烈振摇 1分钟,应产生持久性泡沫,10分钟内不消 失。

检查

相对密度 应不低于1.22(附录34页)。 其他 应符合糖浆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14页)。

功能与主治

宣肺气,散风寒,镇咳祛痰。用于感冒风寒,咳嗽气逆。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10~15ml,一日 3次;小儿酌减。

贮藏

密封,置阴凉处。

杏苏止咳糖浆说明书

药品类型

中药

药品名称

杏苏止咳糖浆

药品汉语拼音

药品英文名称

成份

性状

作用类别

适应症/功能主治

宣肺气,散风寒,镇咳祛痰。用于感冒风寒,咳嗽气逆。

规格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10~15毫升,一日3次,小儿酌减。

禁忌

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

1.忌食辛辣、油腻食物。

2.本品适用于风寒咳嗽,其表现为咳嗽声重,气急,咳痰稀薄色白,常伴鼻塞,流清涕。

3.支气管扩张、肺脓疡、肺心病、肺结核、糖尿病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服用一周病证无改善,应停止服用,去医院就诊。

5.服药期间,若患者出现高热,体温超过38℃,或出现喘促气急者,或咳嗽加重,痰量明显增多,痰由白变黄者应到医院就诊。

6.长期服用,应向医师或药师咨询。

7.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8.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9.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0.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1.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物相互作用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理作用

备注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按说明使用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