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茱萸汤 2009年12月11日修订版

BY banlang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吴茱萸汤

处方

桔梗(去苗)、防风(去苗.叉)、干姜(炮)、甘草(炙)、当归(去苗.微炒)、细辛(去苗),各半两;熟干地黄三分,吴茱萸(汤洗七遍.微炒)二两。

炮制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治妇人脏气本虚,宿挟风泠,胸膈满痛,呕吐恶心,饮食减少,身面虚浮,恶寒战栗,或泄痢不止,少气羸困,及因而生产,脏气暴虚,邪冷内胜,宿疾转甚,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

每服三钱,水一盏,煎至八分,细滤去渣,热服,空心,食前。

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备急千金要方》卷三:吴茱萸汤

处方

吴茱萸6克 防风 桔梗 干姜 甘草 细辛 当归各3克 干地黄9克

制法

上八味,哎咀。

功能主治

养血温经散寒。治妇人先有寒冷,胸满痛,或心腹刺痛,或呕吐食少,或下痢,呼吸短促,产后益剧者。

用法用量

以水8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二次服。

摘录

《备急千金要方》卷三

《宜明论方》卷一:吴茱萸汤

处方

吴茱萸(汤淘,炒)厚朴(生姜制)官桂(去皮)干姜(炮)各60克 白术 陈皮(去白)蜀椒(去子)各15克

制法

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

温阳运脾,理气消胀。治阴盛生寒,腹满膑胀,常常如饱,饮食无味。

用法用量

每服9克,用水300毫升,生姜3片,同煎至24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摘录

《宜明论方》卷一

《医宗金鉴》卷四十四:吴茱萸汤

处方

当归 肉桂 吴茱萸 丹皮 半夏(制)麦冬各6克 防风 细辛 藁本 干姜 茯苓 木香 炙甘草各3克

功能主治

祛风散寒,温经止痛。治妇女经行腹痛,胞中不虚,惟受风寒为病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医宗金鉴》卷四十四

《外台》卷十九引许仁则方

组成

吴茱萸2两,生姜5两,橘皮3两,桂心2两,大槟榔10个。

主治

脚气病,但觉脚肿疼闷沉重,有时缓弱,乍冲心腹满闷,小腹下不仁,有时急痛。

用法用量

以水7升,煮取2升半,去滓,分3次温服,服相去如人行7-8里久。1服觉诸状可,欲重合服亦佳。服汤后,将息经3-4日,即服桑根白皮等六味丸。

制备方法

上切。

用药禁忌

忌生葱。

《幼幼新书》卷十六引《婴孺方》

组成

吴茱萸半升,款冬花1两,桂心1两,生姜1两,射干2两,紫菀2两。

主治

小儿咳逆,连年不止。

用法用量

以水6升,煮取1升半,先哺乳,后服3合。

《圣惠》卷十二

组成

吴茱萸1分(汤浸7遍,焙干微炒),大枣5个,甘草1分(炙微赤,锉),生姜半两,人参半两(去芦头),厚朴半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主治

伤寒吐利,手足逆冷,心烦闷绝。

用法用量

以水2大盏半,煎至1盏半,去滓,分3次温服,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锉细。

《圣济总录》卷二十三

组成

吴茱萸(汤淘3遍,焙干炒)1两,当归(切,焙)1两,芍药1两,甘草(炙)3分,干姜(炮裂)半两,桂(去粗皮)1两,细辛(去苗叶)3分。

主治

伤寒手足厥冷,脉细欲绝者。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酒半盏,大枣3个(劈破),同煎至8分,去滓温服。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圣济总录》卷二十六

组成

吴茱萸1分(汤洗,焙干炒),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锉)1两,人参3分,干木瓜半两,藿香叶半两,甘草(炙,锉)半两,桂(去粗皮)半两,丁香(炒)半两。

主治

伤寒后霍乱,吐利腹胀,转筋,手足冷,饮食不消。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入生姜3片,煎至7分,去滓温服,日3次。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圣济总录》卷五十五

组成

吴茱萸(汤洗,焙干,炒)半两,葱花(切)半开。

主治

脾心痛,痛则胀痛如锥刺。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取7分,去滓温服,食顷再服。

制备方法

上拌令匀。

《圣济总录》卷一五一

组成

吴茱萸(汤洗,焙干,炒)1两,大黄(锉,炒)1两,当归(切,炒)1两,甘草(炙)1两,干姜(炮)1两,熟干地黄(焙)1两,芎1两,虻虫(去翅足,炒)1两,水蛭(糯米同炒米熟,去米)1两,细辛(去苗叶)半两,栀子仁6个,桃仁(去皮尖双仁,麸炒)2两,芍药1两半。

功效

通血止痛。

主治

妇人月水不通,心腹(疒丂)痛欲死。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有顷再服。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圣济总录》卷二十七

组成

吴茱萸(汤洗,炒干)1两,白附子半两,天南星半两,柴胡(去苗)半两,鳖甲(去裙襕,醋炙)半两,前胡(去芦头)半两,细辛(去苗叶)半两,羌活(去芦头)半两,黄耆(锉)半两,干姜(炮)半两,枳壳(去瓤,麸炒)半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赤芍药半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半两,白檀半两,五味子半两,桔梗半两,苍术(米泔浸一宿,去皮)1两,莎草根1两,当归(切,焙)1两,芎1两,麻黄(去根节,汤煮,掠去沫)1两,甘草(炙)1两半。

主治

伤寒阴毒。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3片,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锉,入净锅内,慢火炒令黄,再为粗末。

《圣济总录》卷八十四

组成

吴茱萸(汤漫,焙炒)1两1分,木香2两,厚朴(去粗皮,姜汁炙)2两,大腹(连皮子,锉)5个,牵牛子1两(别捣末,汤成下)。

主治

脚气已发,兼宿冷气冲心烦痛,大便秘涩,腹胀如鼓,渐至闷乱。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1分(拍碎),煎取7分,去滓,纳牵牛子末1钱匕,搅令匀,空心服之。以大小便通利为度。

制备方法

上除牵牛子外,为粗末。

《普济方》卷二○三引《经验良方》

组成

吴茱萸4两,木瓜5两,苍术2两,盐1两。

主治

有感冷湿气,吐泻转筋。

用法用量

白汤调服3钱。

制备方法

以酒、醋各2盏,同煮至干,为末。

《卫生宝鉴》卷十八

组成

黄耆1两,川芎1两,甘草(炙)1两半,吴茱萸半两(汤泡)。

主治

妊娠伤胎,数落而不结实,或冷或热。

用法用量

每服2钱,空心,食前温酒调下。

制备方法

上为末。

用药禁忌

忌生冷果实。

《宣明论》卷一

组成

吴茱萸(汤淘)1两2钱,厚朴(生姜制)1两2钱,官桂(去皮)1两2钱,干姜(炮)1两2钱,白术半两,陈皮(去白)半两,蜀椒(出子)半两。

主治

阴盛生寒,腹满腹胀,且常常如饱,不欲饮食,进之无味。

用法用量

每服3钱,水1大盏,加生姜3片,同煎至8分,去滓,空心温服。

制备方法

上为末。

《鸡峰》卷十四

组成

黄连4两,吴茱萸3分,当归3分,石榴皮3两。

主治

积冷,赤白痢下不断,变成赤黑汁,形如烂鱼腹肠,疼痛,不能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3钱,水1盏,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未。

《鸡峰》卷四

组成

青嫩蒴藋1大握,附子2两,青橘皮1两,吴茱萸1两,川椒1两。

功效

暖筋脉,壮筋力,调畅荣卫。

用法用量

每次水5升,煮30余沸,去滓,先淋右肩至手指,无风处淋之,3-5日1次。再暖汤,方淋右膝踝至脚趾为佳。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作二次使。

《圣济总录》卷一六四

组成

吴茱萸(汤洗,焙干,炒)3分,桂(去粗皮)1两,细辛(去苗叶)1两1分,当归(切,焙)3分,杏仁(去皮尖双仁,炒)半两。

主治

产后肺感寒,咳嗽不已。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圣济总录》卷一五五

组成

吴茱萸(汤浸,焙干炒)半两,人参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茯苓(去黑皮)1两,桔梗(炒)1两,当归(切,焙)1两,芎1两,芍药1两。

主治

妊娠胃冷,心腹刺痛,气逆呕哕。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日3次。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圣济总录》卷四十三

组成

吴茱萸(汤浸一宿,焙干炒)2两,附子(炮裂,去皮脐)2个,芎2两,干姜(炮)2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多)2两,甘草(炙,锉)1两。

主治

心中寒,心背彻痛。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大枣2个(擘破),同煎至1盏,去滓温服,日3次,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医统》卷八十三引《集验方》

组成

吴茱萸(汤泡)1钱,玄胡索1钱,官桂5分,木香5分。

主治

妇人、室女内外着寒,小腹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

每服1钱,空心或食前滚汤1杯调冲,酒2杯调服;未痊再服。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圣济总录》卷三十九

组成

吴茱萸(汤浸,焙干炒)1两,干姜(炮)1两。

主治

霍乱干呕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温服。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圣济总录》卷八十一

组成

吴茱萸(汤浸3次,焙干炒)半两,桂(去粗皮)半两。

主治

风毒脚气。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入生姜半分(拍破),同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日晚再服。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圣济总录》卷三十八

组成

吴茱萸(淘,炒)半两,草豆蔻仁10个,甘草(炙)1分,干木瓜(去皮瓤并子,焙)3分。

主治

霍乱不得利,气急膨满,(疒丂)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黑豆100粒,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热服,如人行5里再服。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圣济总录》卷七十六

组成

吴茱萸(汤洗,焙炒)半两,黄连(去须,炒)1两,赤芍药1两。

主治

冷热赤白痢疾。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8分,去滓,食前温服。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圣济总录》卷六十四

组成

吴茱萸(汤洗7遍,焙炒)1两,半夏(汤洗7遍,焙)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

主治

冷痰,吞酸吐水,胸中不快。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5片,煎取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口父)咀,如麻豆大。

《圣济总录》卷五十七

组成

吴茱萸(汤浸,焙炒)2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2两,桂(去粗皮)2两,干姜(炮)2两,白术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人参1两,蜀椒(去目并闭口者,炒出汗)半两。

主治

阴盛生寒,腹满腹胀。

用法用量

每服4钱匕,以水1盏半,入生姜3片,煎至7分,去滓温服,日3次。

制备方法

上锉,如麻豆大。

方出《肘后方》卷三,名见《圣济总录》卷六

组成

豆豉1升,茱萸1升。

主治

中风口噤,闷乱不知人,汤饮不下。

用法用量

以水5升,煮取2升,稍稍服。

《千金》卷十六

组成

吴茱萸1升,半夏1升,小麦1升,甘草1两,人参1两,桂心1两,大枣10个,生姜8两。

主治

久寒,胸胁逆满,不能食。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以酒5升、水3升,煮取3升,分3次服。

各家论述

《千金方衍义》:方中取茱萸下逆气,人参补正气,大枣安中气,生姜去秽气,加半夏开痰气,小麦通肝气,桂心温血气,甘草和胃气也。

《圣济总录》卷三十六

组成

吴茱萸(汤洗,焙干,炒)半两,苍术(米泔浸一宿,切,焙)半两,鳖甲(去裙襕,醋炙)半两,防风(去叉)半两,人参半两,芎半两,藿香叶半两,柴胡(去苗)半两,肉豆蔻(去壳)半两,甘草(炙)半两。

主治

脾疟,寒热时作,肌瘦食减,肠泄腹痛。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生姜2片,煎至7分,去滓,未发前温服。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普济方》卷三五五

组成

吴茱萸1两半(汤洗7次),桔梗半两,福姜(炮)半两,甘草(炙)半两,麦门冬(去心)半两,半夏(泡7次)半两,防风半两,真细辛半两,白茯苓半两,牡丹皮半两,桂心半两,当归(酒炒)半两。

主治

产后虚劳百症。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3钱,水3盏半,煎至7分,顿服。

《圣济总录》卷四十五

组成

吴茱萸汤(汤洗,焙)3两。

主治

脾脏虚冷,心腹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1分(不捣),以水2盏,入生姜1分(切)、葱白5寸(切),同煎取8分,去滓,食前温服。

《圣济总录》卷三十四

方名

吴茱萸汤

组成

吴茱萸(汤浸,焙炒)1两,羌活(去芦头)半两,甘草(炙,锉)1分,半夏(汤洗7遍,焙)1分,干姜(炮)1分,芎1分,细辛(去苗叶)1分,麻黄(去根节)1分,高良姜1分,藁本(去苗土)1分,桂(去粗皮)1分。

主治

寒疟,先寒后热,头痛不可忍,热极即汗出烦渴。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未发前温服。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普济方》卷三四三引《便产须知》

方名

吴茱萸汤

别名

实胎散

组成

甘草(炙)、黄耆、人参、川芎、白术、熟地黄(洗,蒸)、吴茱萸各等分。

主治

妊娠怀胎,数落而不结实。

用法用量

每服2钱,空心温酒调下。

制备方法

上为末。

用药禁忌

忌菘菜、桃、李、雀肉、醋物。

《金鉴》卷四十四

方名

吴茱萸汤

组成

当归2钱,肉桂2钱,吴茱萸2钱,丹皮2钱,半夏(制)2钱,麦冬2钱,防风1钱,细辛1钱,藁本1钱,干姜1钱,茯苓1钱,木香1钱,炙甘草1钱。

主治

妇人胞中不虚,惟受风寒为病,经行腹痛。

用法用量

水煎服。

《何氏济生论》卷三

方名

吴茱萸汤

组成

苍术1钱,麻黄5分,羌活5分,吴茱萸3分,藁本、柴胡、升麻、黄耆2分,半夏、川乌、蔓荆子1分,细辛、红花少许。

主治

厥阴头痛,项痛,或吐痰沫,冷厥,其脉浮缓。

用法用量

水煎服。

附注

按:方中藁本、柴胡、升麻、半夏、川乌、细辛用量原缺。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