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鳖虫 2017年04月17日修订版

BY banlang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概述

土鳖虫为中药名,出自《药材学》。即《神农本草经》记载的地鳖虫[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7.。《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

英文名

Eupolyphaga Seu Steleophaga(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

ground beetle(《中医药学名词(2004)》)

别名

䗪虫、土鳖虫、地乌龟[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68.

来源及产地

鳖蠊科昆虫地鳖Eupdypha-ga sinensis Walk.或冀地鳖Steleopyga plancyi(Bol.)雌虫的干燥全体。主产江苏、浙江、河南等地[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68.

性味归经

咸,寒。有小毒。入肝经[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68.

功能主治

活血散瘀,通经止痛。治癥瘕积聚,闭经,痛经,产后瘀血腹痛,跌打损伤[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68.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或烘焙后研末吞服,每次0.9~1.5g[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68.

使用注意

孕妇忌服[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68.

化学成分

雌虫干燥体含胆甾醇,5,4’-二羟基-7-甲氧基黄酮,二十八烷醇,β-谷甾醇,十八烷基甘油等[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68.

药理作用

本品具抗凝血、调经作用[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68.

土鳖虫(䗪虫)药典标准

品名

土鳖虫(䗪虫)

Tubiechong

EUPOLYPHAGA

STELEOPHAGA

来源

本品为鳖蠊科昆虫地鳖Eupolyph,aga sin,ensis Walker或冀地鳖Steleophaga Plancyi (Boleny)的雌虫干燥体。捕捉后,置沸水中烫死,晒干或烘干。

性状

地鳖 呈扁平卵形,长1.3~3cm,宽1.2~2.4cm。前端较窄,后端较宽,背部紫褐色,具光泽,无翅。前胸背板较发达,盖住头部;腹背板9节,呈覆瓦扶排列。腹面红棕色,头部较小,有丝状触角1对,常脱落,胸部有足3对,具细毛和刺。腹部有横环节。质松脆,易碎。气腥臭,味微咸。

冀地鳖长2.2~3.7cm,宽1.4~2.5cm。背部黑棕色,通常在边缘带有淡黄褐色斑块及黑色小点。

鉴别

(1)本品粉末灰棕色。体壁碎片深棕色或黄色,表面有不规则纹理,其上着生短粗或细长刚毛,常可见刚毛脱落后的圆形毛窝,直径5~32μm;刚毛棕黄色或黄色,先端锐尖或钝圆,长12~270tim,直径10~32μm,有的具纵直纹理。横纹肌纤维无色或淡黄色,常碎断,有细密横纹,平直或呈微波状,明带较暗带为宽。

(2)取本品粉末lg,加甲醇25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土鳖虫对照药材l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lOti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二氯甲烷-丙酮(5:5: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喷以香草醛硫酸试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

杂质 不得过5%(附录ⅨA)。

水分 不得过10.0%(附录ⅨH第一法)。

总灰分 不得过13.0%(附录ⅨK)。

酸不溶性灰分 不得过5.0%(附录ⅨK)。

浸出物

照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附录X A)项下的热浸法测定,不得少于22.o%。

性味与归经

咸,寒;有小毒。归肝经。

功能与主治

破血逐瘀,续筋接骨。用于跌打损伤,筋伤骨折,血瘀经闭,产后瘀阻腹痛,瘾瘕痞块。

用法与用量

3~lOg。

注意

孕妇禁用。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出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